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老师,请不要只寻找您要的答案作文

2017-10-19 
老师,请不要只寻找您要的答案韩素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这是常规课堂上很普通的环节。但

老师,请不要只寻找您要的答案

韩素静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这是常规课堂上很普通的环节。但是,就这个环节,却很能反映出教师的生成意识以及生成能力。

《“红领巾”真好》是鲁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那天,老师板书课题后问孩子:“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年级的孩子兴致很高,争抢着举手回答,一个说:“我的疑问是为什么它叫‘红领巾’呢?”针对这个回答,老师没有评价,而是继续问:“还有其他疑问吗?”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红领巾怎么好呢?”这次,老师还是没有评价,还是继续问:“还有其他疑问吗?”孩子们摇了摇头,教室里安静了下来,看孩子们没有其他回答,老师改换了一下提问的角度:“孩子们,这个题目和平时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比较让另一个孩子有了新发现,他高兴地站起来说:“红领巾三个字是红颜色的粉笔写的。”课堂进行到这里,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们都已经知道老师期待的答案是什么了,所以,当听孩子说“红领巾”三个字时,听课的老师似乎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没想到,孩子说出的竟然是“是红颜色的粉笔写的”。看孩子们实在提不出自己预设的问题,老师只有自己揭开了谜底:“孩子们,大家难道没有看到‘红领巾’三个字上多了一个双引号吗?”

至此,这个环节算是结束,老师出示一张幻灯片,告诉孩子们红领巾指的就是少先队员。现在我想问,上述教学环节给您的感觉是什么?当时,坐在教室里的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教师一直在众多的声音中等待自己需要的答案。不是吗?你看,面对不是自己需要的答案,老师唯一的回复是“还有吗”,要知道,这个“还有吗”的指向是其他学生,而不是回答问题的学生。

当然,遇到问题绕一绕是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三个学生的回答都绕过去这是最合适的做法吗?仔细想想,学生的任何一个回答都出于他们思维的起点。那么,面对学生思维的起点,老师应该采用什么态度呢?毋庸置疑,教师应站在学生思维的起点上,进一步引领点拨,从而让学生在思维起点上有所提高。例如,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叫红领巾”这一疑问时,老师就可以站在学生思维的起点相机引导,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疑问表明学生已经知道了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某些人,只是他不懂为什么某些人叫“红领巾”。细细分析,这个回答是直指要害的,老师应该能敏锐地追问:“是啊,为什么叫‘红领巾呢’?孩子,你已经知道这里的‘红领巾’不是我们脖子上带着的红领巾,而是指的一些人,你真了不起,那你能否继续思考,‘红领巾’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把他们叫做‘红领巾’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让孩子们明白“红领巾”指的就是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应该不是大问题,如果孩子们清楚了这点,这时老师就可以说:“是啊,这里的‘红领巾’不是我们脖子上戴着的红领巾,而是指戴红领巾的人,所以,你看,题目上就比着平常多了个双引号……”

课堂需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但课堂更需要生成,没有生成的课堂会错失很多精彩。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要从学生的发言中敏锐地捕捉他们现有思维的起点,并能在其起点上做出引领和点拨,以期达到老师预设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对这个回答者置之不理,一直等到回答正确者。

无独有偶,那天,当进行到初读环节时,课堂又出现了冷场。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是机灵的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初读课文后,老师问学生:“三节小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稍一停顿,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写的都是早晨。”对于这个回答,老师没有评价,又是接着问:“还有其他的答案吗?”不知是否因为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启迪了孩子的思维,第二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写的都是树林中。”老师继续问“还有吗”,第三个孩子回答的是“三节里面都有小鸟。”此时,老师又合盘端出自己的答案:“这三小节的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问句,大家没有发现吗?”

至此,我才明白,原来老师的着眼点在三节小诗的形式上,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一直停留在内容上。那么,当出现这样的状况时,老师可以怎么办吗?其实,当第一个孩子回答“早晨”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这样总结:“哦,你发现三节小诗所写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同样,当第二个孩子回答后,老师可以这样总结:“你发现小诗中事件发生的地点是一样的。”第三个孩子回答后,老师这样点评:“你发现三节小诗中的事件都跟小鸟有关。”从时间到地点再到事件,这三者都属于诗歌的内容,这三者的思维是在一个层面滑行。第三个孩子回答后,三节小诗内容上基本不会再有学生回答了,此时,老师可以这样启发:“孩子们,刚才大家从内容方面发现了很多相同之处,那么,除了内容方面的,这三节小诗在形式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呢?”如果有了这样的引导,孩子们是否就能让思维有了一个大的跨越,从内容跨越到形式上呢?

课堂上,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让孩子的思维一点点打开,让孩子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一点点提升,这才是课堂上最大的收获。好课强调学生的经历,教师要带领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再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为达到这一目标,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教师千万不能只听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而对其他的声音置之不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