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杜威早就作了肯定的回答: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生长”即发展,自然发展。教育应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杜威始终认为: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倾向”、“天性”、“天赋”等,也就是说儿童具有自我发展的倾向和规律。我的学生肖某天生笨拙,但诚实善良,由于教育雨露的滋润,幸福接踵而至。说明教育在孩子身上找到了准确的位置。这也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必须以儿童天性的发展、倾向为中心、重心,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让教育的一切围绕着他们转动,也就是要把教育的位置放在因材施教上。
再说“学校即社会”,在杜威看来,学生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学校作为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学校的一切表现,就是将来在社会上作为的前兆。我的学生刘某在学校有“犯错”的倾向,教育的位置凸显,如果当年把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位置锁定,用教育真、善、美的甘露去澄澈孩子蒙垢的灵魂,或许就不会酿成恶果。这也正如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这一教育思想,教育的位置应该放在因材施“矫”上。
我们崇尚教育家的思想,却很难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我们进行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却很难走出“以分数论英雄”的怪圈,教育功利化思想的阴霾如影随形。课改十年有余,而今在我们众多校门口悬挂的标语,诸如:“我校某某以高分获全省第一”、“我校多少人高分上线一本”、“节假日数学补习班”等此类,难道这昭示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吗?沉重而无奈的教育现实应该让我们真正警醒,也更应该让我们去质疑教育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教育呼唤真正的课改、真正的素质教育,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我想,这也是教育的位置所在吧!(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总口管理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