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并非盲目学习和采用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不是玩弄国际师生人数的数字游戏。我们应明白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同时保持自己的身份和特点
中国正在积极引进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教育改革。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不久前,我到伦敦参加名为“迈向全球2012”的高等教育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
与会者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建立大学网络,原因林林总总,包括社会急速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进步等。
在这个有来自逾50个国家过千名代表参与的会议中,教育家们坦率地讨论了国际化的缺点和危机。有人担心独特文化和种族身份随着教育国际化而丧失,有人忧虑教育国际化会令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也有人担心教育界盲目追求名牌效应等问题。而许多人内心顾忧的是西方大学认为自己提供的教育最优越,自诩是世界教育的明灯。我较担心“高等教育麦当劳化”,会使文化和民族特色湮灭。
大学生需要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这点相信很少人会有异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进展如何呢?当前,英国只有6%的高中生出国留学(微博);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出国念书和毕业后出国工作的人,过去10年也有所下降。香港地区的调查也显示,83%的本地大学生不愿毕业后到外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