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是一回事吗?“通识教育”这个外来概念,最早是一位美国学者在对《1828年耶鲁报告》发表评论时提出的,至今已近200年。近年来,国内高校引入通识教育模式,却仍存在一定误区。
最近,上海交大出版社与北大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部《通识教育系列丛书》。记者采访相关学者时发现,对“通识教育是什么”目前虽未达成统一,但对“通识教育不是什么”倒形成了一些共识。
专业之外都是通识?
即使在发源地美国,“通识教育”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而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模板”多元杂糅,或是经过“翻译”有点走样。有些大学把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课程都纳入通识教育范畴,甚至一些综合性讲座也成为一种通识教育,以为通识课程越多,通识教育就越有水平。
反观哈佛大学,2007年其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被分解成8个学科领域,分别是:审美和阐释的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同时,担任这些核心课程的师资都是一流学者。哈佛要求学生必须在这8个领域中各选修一门课,每门课不低于1.5个学分,在一个学期内修完。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经过设计,其内容要有选择。”上海交大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博导关增建教授认为,哈佛通识教育给自己设定的是有限目标,为实现其目标所设计的课程要求也是有限的,这样在实践中才可以实现。这正如宋代朱熹所言,博学也不能“杂而无统”。
样样都学就是通识?
一些大学在通识教育中一味强调学习百科知识和经典文本,希望学生个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却容易失去教育的主要目标——人本。上海交大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战略学教授徐飞认为,通识教育并非“共识教育”或“认同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反思、检讨、追问、解构乃至颠覆,不仅从学理逻辑的角度审视既有知识,还要形成批判性思维。
据介绍,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关,带有一种自省视角,不是简单认知。一战期间,美国多所大学开设了关于“战争目的”的课程,战后哥伦比亚大学进一步将其发展成系统的西方文明课程,其余大学也效仿。到二战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主导完成《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哈佛大学推动通识教育,旨在培养能够继承西方文明,承担起社会责任的青年一代。对此,徐飞认为,“通识教育应以‘完善人格’为本,以‘精神成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