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企业让你干的事
你也能被企业理解
中国青年报:当下,舆论对教育的批评非常多,不少人都在指责大学生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开始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礼仪养成等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强调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您对此如何评价?
陈宇:你说得没错。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人到工厂能否适应的问题。到工厂去,不论学士、硕士、博士,不懂人际关系、不懂与人沟通,和师傅、同事相处不来,也一样会不适应。
现代社会最高的成本就是沟通成本,一个人如果沟通能力强,很多问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沟通能力具体表现在“专业性思考、复杂性沟通”两个层面。
曾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在微博上问我:我现在还没毕业,但是很紧张,我想知道毕业后企业需要的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我说有两方面,一是能听懂企业告诉你的事、明白企业让你干的事,能理解企业的宗旨、诉求和目标;二是你也能被企业理解,你做的事情也能被认为是瞄准了企业的目标。很多博士硕士在企业之所以待不下去,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以企业为中心,没有沟通技巧,在基本的礼仪、待人接物、沟通能力上问题颇多。职业院校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碰过钉子的。以前的学生到了工厂和师傅、同事搞不好关系,无法开展工作,现在也就格外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我一直强调,不管学什么,最后都要用职场来检验。我把沟通能力概括为“专业性思考、复杂性沟通”,实际上,各个行业,都存在这两个问题。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上课就能训练出来,而是“磨”出来的,包括在宿舍、在打篮球时,怎么和人打交道?
所以,有的时候,体育课比文化课重要,你能领导一个篮球队的能力,比在文化课上几分的突破要重要。美国没有一个学校不重视体育,因为球场和职场有相似性,因为都有挫折、失败、痛苦、竞争、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正是这些微妙的东西,导致很多博士、硕士在职场上出洋相。我注意到,不少职业院校也就是通过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的培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