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语文 读懂教育
“不只是学校管理,日常教学也需要找到理论支撑点,避免走弯路。”张云鹰很看重教师的理论素养,认为唯有达到理论的融会贯通,才能架构出崭新的课堂。例如,传统的《月光曲》教学往往从贝多芬的生平开始,然后分析讲读课文,最终得出“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结论。但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该课便可以重新建构。张云鹰在这方面的创新是,根据教材进行逆推,运用反刍法:从聆听“月光曲”的音乐开始,分析为什么它时而高亢时而轻柔、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再到文中描写“月光曲”的文字中找到对应点,从而推演出贝多芬在莱茵河畔的小路上散步、听到兄妹的对话、遇见知音盲姑娘这种心情的变化。这种明线与暗线的交织,解开贝多芬为何走进平常百姓家的疑问,从而让学生明白了音乐家热爱贫苦人民的道理,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即使在任校长的这几年,张云鹰也未离开讲台,她上的《推销我读过的一本书》、《乡下人家》等课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赏,并且多个教学实录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发表。
在张云鹰看来,理论素养有助于读懂作者、读懂作品,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文本,审视生活,最终在遇到教育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系统理论,并且不断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丰富和完善。拥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之后,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登高远望的感觉。“我始终觉得教师不能甘于做一名教书匠,每位教师应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一辈子坚持教学与教研。”她说。
当校长之后,张云鹰更致力于系统的教育研究,陆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了《教育智慧与学校创新》、《开放式教育》、《开放式习作教学》、《开放式活动课程》等专著,《开放式阅读教学》也即将出版。她因此在小学语文界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她主持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教研课题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张云鹰说,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不断完善自己,阅读引着自己不断向前走。
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从教研员到校长,张云鹰从书中得到了太多的帮助。而今,她开始重读经典,反思教育,她说:“以前的阅读是站在教师、校长的立场,现在,我更多的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审视教育,我越来越感觉,能从事教育工作,能与学生朝夕相处真的是我一生的幸运,就像我在很小的时候捧起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