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心理学 >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05(附答案)(4)

2012-04-29 

  四、简答题

  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具备两个条件:

  ①两种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

  ②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其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两个过程是互补的过程。

  3.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4.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念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的培养应注意: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②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③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