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如琢如磨自然行作文

2018-09-12 
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致力于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研究:看余映潮、李镇西等名师有关文言文的教学视频和课堂实录,邀
     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致力于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研究:看余映潮、李镇西等名师有关文言文的教学视频和课堂实录,邀请其他老师到我们班随堂听课,主动帮别班老师讲课……     为了能够上好一节课、能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我反复备课、设计教学语言,不断精化教学问题、完善教学思路。上个周上《湖心亭看雪》这节课,课件修修改改做了十多次,每一次都熬到晚上11点多;边改边实践,我在其他班磨课5次。    第6次是在我们自己班上的,我邀请了全校的语文教师以“观”课的方式来我班听课,课后大家以“议”课的形式召开了教研会。在会上我恳求大家为了我的真正成长少褒扬多“挑刺”。这种办法真的很好,一个人自我前进的道路中大多时候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能帮助迷茫者找到前进的路。     这节课一个最大的难点是学生如何通过作者关于雪景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性情,由景悟情怕不是我一个语文老师遇到的难题。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湖心亭雪景时没达到预想的效果,大家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例如:画图或者音乐创设情境,抓住关键字赏析,教师先给出一个例子……对于这些方法我都进行了认真思索,然后逐个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合情合理而且有效高效的方法-----首先自己花费了两个晚上围绕湖心亭的雪景写了一篇小散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读我的这篇散文,然后再让同学们静下心来从写景的两句话中挑选一个自己喜欢或感悟最深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进行赏析,如此引导学生进入两个情境:一种是面对浩渺苍忙的白茫茫雪的宇宙而倍感人之清淡、渺小,这种境界可以用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概括;另一种境界是诗人张岱因痴迷于山水把自己和舟子都变成了一粒一粒的小人,也就是说人和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种情景可以用辛弃疾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来总结。我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初中的学生词汇积累还不够丰富,二是孩子们这个年龄阶段很难具体体会到景物之中蕴含的意蕴;我拿出自己的散文让孩子们读,能够帮他们消化文意,让他们写了之后再说是因为对美的发现需要静谧的环境和沉静的思考,否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猛然看到高山大海也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只会用一个“美”字来形容,何况十三四岁的孩子们呢?--------这就是说要真正解决问题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了解学情,为此我上过课还和不少学生沟通上课时设计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感兴趣?问题的深入探究我要如何引导学生才会思路更清晰?解决课文难点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最有效?把学生当成朋友、乃至当成老师,还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关于这一点,我想以后作为一个课题专门进行研究,今天在这里不再赘述。        这种以面带点(我改写后的散文内容丰盛、思路开阔,为学生营造了一面情感丰富的风景画,这是面;学生进入园中只需围绕一个字词------即抓住画中的一小处小景点来找到情感突破口,这是点)的方法,我在自己班内尝试后,感觉效果特别好。后来就应邀7班的语文老师去他们班也讲了这节课,不必论整节课如何,至少我做到了让同学们把无声的景语转化成了有声的情语。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句话:好事多磨,这其实也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是这个道理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