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
26.(P372)
(1)是心理上的正常状态。
(2)处于这种正常状态,能使个体实现内外平衡。
27.(P383~384)
(1)在语言表达上,要求既鲜明准确、毫不含糊,又讲究分寸、委婉合宜,使教育者的劝导、帮助易于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接受。
(2)在情感交流上,一方面要靠耳目传情,把教师的坦诚、信任、关怀、体谅和期待等复杂的情感通过眼神的调节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凭借表情、手势、体态的恰当使用,使学生及时领会教师的意图和希望。
(3)在探索学生内心世界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吐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
28.(P98)
(1)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2)从学习的过程来看,首先,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系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这种组织的方式遵循着知觉的规律。其次,就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过程中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因此,学习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29.(P51~252)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30.(P301~302)
(1)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4)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六、论述题
31.(P73)巴甫洛夫与华生提出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巴甫洛夫把比较精确而又客观的方法引入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把生理与心理统一起来,对高级心理活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提出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揭示了心理活动和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对科学地、唯物地说明心理活动和学习活动是有历史功绩的。华生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强调使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使美国心理学从注意于意识和主观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和客观主义,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
研究引进学习领域,对有机体后天获得经验的过程作出了系统的解释,形成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对于促进对有机体学习过程的了.解与研究,促进学习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确实可以对相当一部分学习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然而,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正如许多心理学家所说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只可以解释部分较简单的、低级的学习,而且即使是简单的学习,也不能完全用这种条件反射来解释;因为,如前面所述,这种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前提是有机体先天就存在的相应的无条件反射;而对于复杂、高级认识过程的学习,用这种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就会犯简单化和机械论的错误。毕竟,学习远远不局限于条件反射式学习一种形式。
32.(P328~329)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其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第二,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条件中,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