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心理学 >

2012教师资格辅导——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

2012-07-29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读书人网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教师资格师证考试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作用: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对教学的作用: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9.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及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1)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2)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高中生:(1)独立意向日趋强烈;(2)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10.中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1)认知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是指个体在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等方面。(2)智力差异。智力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11.中学生的性格差异及教育意义:

  (1)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的类型差异。

  (2)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稳定而一致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