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小学心理学》全真训练题五(附答案)(1)

2012-05-25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E.1907

  2.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的差异。

  A.年龄

  B.学习方式

  C.性别

  D.智力水平

  E.社会文化

  3.如果一名学生的实际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社会成分

  D.环境成分

  E.意志成分

  5.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E.桑代克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7.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是(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同化原则

  E.练习的原则

  8.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命题学习

  9.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E.相关类属学习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

  B.场独立

  C.辐合型

  D.发散型

  E.整体型

  11.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化阶段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E.盲从

  1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滕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E.皮亚杰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表象的道德情感

  1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E.内容扩散

  17.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

  A.给定的条件

  B.达到的目标

  C.确定的解法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给定的范围

  18.认知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问接动机

  E.成就动机

  19.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境是( )。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E.张华喜欢数学,每天都要学两个小时的数学

  2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了迁移的( )理论。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官能说

  21.学习策略包括的成分有( )。

  A.认知策略

  B.注意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E.社会管理策略

  2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E.精加工策略

  23.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 )。

  A.正迁移

  B.负迁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E.水平迁移

  24.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是( )的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官能说

  25.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E.认知疗法

  26.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

  B.强迫行为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E.强迫观念

  2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是( )。

  A.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B.思维的条理化

  C.思维的逻辑化

  D.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

  E.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8.微格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 )。

  A.3~5分钟

  B.5~20分钟

  C.5~10分钟

  D.10~30分钟

  E.30一50分钟

  29.下列属于教学环境的因素有( )。

  A.课堂照明

  B.黑板

  C.师生关系

  D.同学关系

  E.社会文化背景

  30.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包括( )。

  A.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

  B.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C.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D.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E.注意范围较小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__________的过程。

  3.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_______、行为规范的学习。

  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

  5.所谓 ,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而言,它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可以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与操作技能两种。

  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

  8.态度的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9.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无结构的问题。

  10.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11.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__________ 。

  12.__________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_ 。

  14.__________ 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__________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并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2.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3.内化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内化,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内化的深入,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4.班杜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是:未来行为的出现并非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5.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何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3.简述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

  4.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请结合小学教学实际,谈几点概念教学的建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