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时评 >

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到底要向雷夫们学什么

2012-04-03 
做教育、做教师,就是要有这样一颗平常心,坚持、坚守,有耐心、有恒心,像雷夫们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学生。

  “我认为,就是要学他们从体现教育信念的那些事做起,无论大事,也无论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罗恩的55条班规、雷夫的第56号教室与莎士比亚戏剧,都是他们坚持、坚守了几十年的说大就大、说小也小、既大又小的事情,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雷夫回国了,但中国大陆的雷夫热似乎还没有褪尽。

  我们到底要向雷夫学什么?记得3年前,在一次全校教师大会上,我向教师推荐了《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这本书,其中特别推荐了罗恩·克拉克和雷夫·艾斯奎斯两位教师,他俩的事迹都搬上了电影。罗恩·克拉克的55条班规很出名,他的信念是“教给学生建立自尊且用一生的技能”。55条班规都很具体,比如,第一条:“回答我的问题时,总要说‘是的,先生’或‘不,学生’。只是点头或用其他表示‘是’或‘不是’的体态语都不行。”又如,第二条:“要知道视线接触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在说话,眼睛要一直注视着说话的人;如果有别的人发表意见,则要转过身去,正对着那个人。”这些班规都很平常,在我们看来,似乎都没有特别之处。同样,第55条班规“做最好的自己”,虽然是抽象的表述,但我们的学校也在这样要求学生。就在这次教师会上,我们在会场观看了好莱坞电影《罗恩·克拉克的故事》,中译名为《热血男儿》。这给我们教师很大的启发,会后,教师对我说,这是最好的一次教师大会。不久前去北京,有幸与来中国访问的另一位我们熟悉与敬仰的雷夫·艾斯奎斯近距离接触,更是让我们高兴。雷夫与罗恩一样,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电讯》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他还获得了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全美最佳教师奖”。27年来,雷夫一直在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这是一所生源极差的学校,学生几乎都来自贫困家庭或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但是雷夫班上学生的学业成绩却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许多学生长大后进入了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深造。雷夫依靠什么创造了这些奇迹?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读五年级的一年时间内,都要学习并参与排练莎士比亚的一部完整戏剧,并在全国甚至国外剧院上演。他一直在第56号教室,与孩子们在一起,从未离开过。那里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他从来不对学生高声说话,也不让他们丢面子。

  雷夫、罗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向雷夫们学什么?我认为,就是要学他们从体现教育信念的那些事做起,无论大事,也无论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放弃,不丢弃,持之以恒。罗恩的55条班规、雷夫的第56号教室与莎士比亚戏剧,都是他们坚持、坚守了几十年的说大就大、说小也小、既大又小的事情,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对照我们自己,今天一个理念,明天一个理念,今天一个举措,明天一个举措,教育的新花样层出不穷,追求新,追求变异,希望几乎天天出教育的新闻。也不能说我们的想法都不好,不能说愿望都不对,但是,我们缺少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缺少了对暂时受到失败或挫折的宽容,急于看到成绩,浮躁、功利、短视。假如,我们能够像雷夫、罗恩一样静下心来,一年、两年,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甚至用10年、20年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你一件,我一件,他一件,中国教育的许多难事都会被我们解决,教育改革的难题都会被我们攻克,一个个教育家型校长、教师也会不断产生。

  雷夫们能解答我们什么问题呢?这次雷夫教育报告会还安排了一项活动,让雷夫回答中国教师最想让雷夫回答的20个问题,涉及到了当下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坐在会场,我却很难受,为提问题的人和答问题的人焦急。我们中国的同行确实也都很诚恳,希望从雷夫那里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太为难雷夫了。比如,有一个问题,提问者说,为雷夫这样关注每一个孩子而感动,而我们的西部与贫困地区班额很大,一个教师要教两个班,要有150多名孩子,继而问雷夫,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去做?雷夫是第一次到中国来,前一天晚上才从机场到会场驻地,对中国的情况,特别是教育的现状很不了解,他也只能答非所问。我们要借鉴雷夫的做法,不是要照搬他所做过的一件件事情。雷夫也解决不了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去让雷夫回答问题。国情不一样,教育的背景不一样,是不会有现成、直接的答案的。我们的教师更注重方法、手段和工具,往往忽视了心灵。比如,在关注孩子方面,班额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寻找通向孩子的心灵之路,与人多人少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我们与雷夫们的差异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会上还有一个环节,一位中国知名校长与雷夫对话。有两个对话回合,我在此叙述一下。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请中美两位嘉宾说说各自国家教育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中方的校长说,这很难回答,他认为中国当下最大的问题是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一线教师的想法常常得不到上级的呼应。雷夫认为,美国当下最大的问题是贫困,那些贫困中需要帮助的学生。另一个回合,主持人问两位嘉宾:“如何让孩子喜欢你?”中方校长举了一个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喜欢自己的例子。雷夫说:“我从没有感觉到孩子们喜欢我,对我来说,学生信任我比喜欢我更重要。”他俩的对话,体现了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绝不是个体差异,而是群体差异,这同样让我沉思。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我出发,对上级部门,希望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回应,对学生,应希望获得他们的喜欢。雷夫的回答,不假思索,却总是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信任、信赖自己,为的是能多为学生做事、服务。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注重日常生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坚持做好的每一件小事中,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到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其余都是次要的,都是从属于学生发展的。

  雷夫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27年,从未离开过第56号教室。他很喜欢马丁·路德·金在他那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用的一首无名诗: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做教育、做教师,就是要有这样一颗平常心,坚持、坚守,有耐心、有恒心,像雷夫们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学生。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