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心理学 >

中学教育心理学24小时快速学习10.1

2011-06-14 
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编辑推荐:

司法考试三国法争议真题分析
司法考试卷四解题方法指导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

  1、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②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态度的结构

  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

  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实质相同、结构一致

  2、区别:

  ①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