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医学检验 > 微生物检验 >

微生物实验试题解析(1)

2010-08-20 
某同学在研究大肠杆菌生长曲线过程中,用如下方法测定菌体湿重:将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培养液用一张质量为a的定性滤纸过滤,收集菌体然后在滤纸上用蒸馏水反复......

编辑推荐:

细菌性感染分类和治疗

一.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⑴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

  ⑵材料用具:(略)

  ⑶主要步骤:

  ① 制备两种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号A、a和B、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250C条件培养________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⑷请回答:

  ①本实验中,配制的分离用的培养基成分特点:A、a是______培养基、B、b是_________培养基,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②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_______________。

  ⑤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与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⑶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 5~7

  ⑷①无氮、含青霉素、选择②pH要适宜 ③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④圆褐固氮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⑤圆褐固氮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主要为糖类和蛋白质,而酵母菌则不同

  二.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⑴请用100毫升量筒、四副培养皿、煮沸过的洗碗水设计取样的实验步骤。

  ⑵请用4支试管、滴管、0.01%亚甲基蓝溶液(蓝色,其可被分解而褪色)设计检测的实验步骤。

  ⑶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⑷你所设计的实验检测到的是______________细菌的相对数量。

  答案:⑴①用量筒量取等量的煮沸过的洗碗水分别倒入4副培养皿中。②分别将以上4副培养皿暴露放置于4个场所。③静置1~3天后,同时加盖取回。

  ⑵①分别取等量放置过的洗碗水放入4支试管中。②在每支试管内滴加5~10滴0.01%亚甲基蓝溶液置于温暖处。

  ⑶根据4支试管内洗碗水在相同时间内褪色的程度来判定空气中的含菌量。褪色程度最大的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对最高;褪色程度最小的,空气中含菌量最低。

  ⑷好氧性。

  三.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⑴如果实验3出现的一种新菌落既不是甲菌菌落,也不是乙菌菌落(已排除基因突变),你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验证上述假设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实验1的培养基中增添甲物质,则会出现甲细菌的菌落;实验2的培养基中增添乙物质,则会出现乙细菌的菌落;实验3是把甲细菌和乙细菌同时培养,结果出现了甲细菌和乙细菌的两种菌落。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提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步骤1和步骤4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的有关内容:

  步骤1:甲细菌+基本培养基+甲物质→(培养)甲菌菌落。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步骤1~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排除培养过甲细菌的培养基中残存地甲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此实验的做法是步骤2和步骤3的中某一步,此做法是:(用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4:乙细菌+基本培养基+乙物质→(培养)乙菌菌落。

  步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步骤4~6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假设:甲、乙细菌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实验方法:在甲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乙细菌的DNA进行培养,得到新的菌落(在乙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甲细菌的DNA进行培养,得到新的菌落)。

  ⑵假设:甲细菌代谢产生了乙细菌繁殖所需要的物质、乙细菌代谢产生了甲细菌繁殖所需要的物质。

  步骤2:乙细菌+基本培养基+甲物质→(培养)无菌落。

  步骤3:乙细菌+培养过甲细菌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得到乙菌落。

  结论是:甲细菌代谢产生了乙物质。

  在将乙细菌培养在含有甲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中,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5:甲细菌+基本培养基+乙物质→(培养)无菌落。

  步骤6:甲细菌+培养过乙细菌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得到甲菌落。

  结论是:乙细菌代谢产生了甲物质。

  (注:步骤2与步骤3可以对调,步骤5与步骤6可以对调)

  四.以下为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几个实验:

  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细菌,分析回答:

  ⑴实验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小鼠无毒害作用;实验④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型中,很可能含有促成这一转化的遗传物质,但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还不能被证明。请你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写出主要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主要步骤和预期结果

  ①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离,分别得到蛋白质和DNA。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体内R型活细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活的S型细菌

  ⑵②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分离得到的蛋白质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在小鼠体内没有发现活的S型细菌。

  ③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分离得到的DNA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

  结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