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
A. 7岁 B. 3岁 C. 12岁 D. 18岁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儿童
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 。
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 。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 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 和程序性知识。
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和态度五个方面。
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 需要。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 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 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 和学习。
13. 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 三个过程。
15.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 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10.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
5.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
2.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200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A 6.A 7.C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A 15.D
二、填空题
1.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
6.陈述性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原由的知识发展水平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四、简答题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 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人形式运算阶段。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3)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 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4)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4.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5.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五、论述题
1.(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