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作文

2020-10-29 
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 校讯通举办的第四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开始了。记得上次评选,评委武凤霞老师这样点评我
 

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

 

校讯通举办的第四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开始了。记得上次评选,评委武凤霞老师这样点评我班的博客:看得出来,很多学生参与到了书香班级的建设中。孩子们文章写的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有着良好的写作基本功。老师和家长的博文数量都很大,这些数字告诉告诉我们,博客已经成为这个班级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读书心得比较少。对于这点不足,我心里是清楚的。我班多数孩子很喜欢读书,但对写读后感兴趣却不是很大,写的话也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我不想勉强他们。就像写博客,每个孩子的程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只是建立了博客,却从未管理;有的孩子是隔一段时间会发上一篇文章,而有一些孩子却能坚持将自己的日记整理在博客上和他人分享;还有几个孩子,已经成为“博迷”,几乎每天都会登陆博客,将自己的“小家”装饰得漂亮、温馨。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引导,并不想刻意去强迫他们做什么,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如果缺乏内在的动力,即便老师有要求,这件事也无法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关于“读后感”,我只在班里提倡,却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孩子们在日记中也会偶尔写读后感,有的写得相当不错,概括能力很强,能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清楚地表达出来,有的就仅局限于将故事复述下来,最后来上十来字的“读了故事,我明白了……”之类的话。仔细想想,读后感的确难写,因为重点不在“读”的内容,而在于心中所“感”,有点议论文的性质,尤其是孩子现在多数都在读整本的书,把握起来难度更大,难关孩子们不是多爱写了。一直未对孩子们提要求,可能在潜意识里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恰巧前几天和一个孩子的妈妈交流,谈到孩子不会写读后感的问题,他告诉我,孩子写不出来,一方面在于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写,另一方面也发现孩子读书不深入,对故事情节、文章内容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听了孩子妈妈的话,我认真思考,觉得在两个原因中,关键因素在于孩子的读书习惯问题。就像不少家长向我反映的那样,许多孩子看书囫囵吞枣,只关注书中有趣的情节,却很少关注故事中优美的语言或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等,这样读书,只是很肤浅的读,并不能品味出书的真正滋味。

于是就想用一个故事为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品味,引导他们初步学习读后感的写法。想起了前段时间在薛瑞萍老师的书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宝石》,是儿童作家汤素兰的作品,故事短小,充满童趣,却令人回味久远。

一听老师要讲故事,孩子们笑脸相迎。我开始念了——翻过九十九座山,走过九十九条桥,有一片美丽的原野上。原野没有草,也没有花。原野上到处都是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的宝石。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了他们。在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目的是引起他们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继续往后念。当我念到“小老鼠试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是这样,除了他捡到的宝石,其他的都会变成石头”一句时,我又停了下来,问他们:“猜一猜,小老鼠会怎样做呢?”有的孩子说:“小老鼠会将宝石带回家,将自己的房子装扮成一个宝石家。”有的孩子说:“小老鼠会将所有的宝石带到城市,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这么美的宝石了。”有的孩子说:“小老鼠会在这里建一座房子住下来,天天欣赏宝石原野。”还有的孩子说:“小老鼠不会带走宝石,这样宝石原野就会永远存在于世界上。”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故事念完了。我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表达很直率也很简单:小老鼠很善良,它有一颗爱心。我接着问:“面对光彩夺目的宝石,小老鼠是很快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经历了一番挣扎,它会想些什么呢?”这下孩子们安静下来了。我知道,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他们的内心在跟自己作斗争的过程。果然,孩子们都认为,小老鼠放弃宝石并不容易,因为宝石是谁都想要的,它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想将宝石带回家,可一想到别人,想到别人再也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象了,就不忍心将宝石带走了。我又问:“小老鼠走后,这片宝石原野上还会有人来吗,最终这片宝石原野是消失了还是永远存在着?如果你来到这里,你会怎么做?”这下班里可炸了锅,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孩子认为宝石原野会消失,因为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有的孩子则认为宝石原野会永远存在,因为每一个来到宝石原野上的人都会像小老鼠一样经过内心挣扎,但最终他们也会像小老鼠一样放弃独自拥有宝石的念头,如果不这样做,那不就连一只老鼠都不如了吗?他们分析得挺有道理,在这些独具个性的话语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在这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女孩子的话在班里引起了争议,她说:“如果是我,我会将宝石带走,因为,即便我不带走,也一定会有坏人将它带走,最终宝石原野还会消失的。”听了她的发言,许多同学小声说:“如果你拿走了宝石,那你不就成了坏人了吗?”她站在那里,没有解释,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尊重她的选择,建议她思考一下同学们对她的提问。最后,我请孩子们谈感想并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许多孩子沉默着,几个孩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听得出比第一次听完故事后的发言多了许多内涵。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的表达:人都是有私心的,对于美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但多想想别人,还是可以战胜私心的。

这样的讨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我请他们把这个故事以读后感的形式推荐给他人,并请他们说一说在写读后感时都要写什么。我在“读后感”的“读”和“感”两个字下面点上点,孩子们马上意识到了既要写自己读的故事的内容,还要写自己的感想。我问他们,“读”和“感”哪个重要,孩子们说,“感”重要,因为“读后感”强调的是“读后的感想”。现在孩子们理清了头绪,明白了“读”和“感”位置的轻重。我又引导他们结合这节课的体验谈谈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最后我们总结了几条:一、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谈感想;二、可以想象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三、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感想;四、可以触类旁通联系自己读到的相关故事谈感想。最后,我提醒他们,要交代故事的名字。这是很多孩子容易忽略的。

讲完之后,我发现,对于读后感的写作形式,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把握以上几点,孩子们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去写,过多地限制反而很难写出新颖的文章。难做的是孩子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能不能在读其他文章时,都能像这节课一样,在读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在读后对一些情节进行想象和回味,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新的思考和解读。

这又让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语文课。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师要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教会学生学会读书、说话、写话,要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大语文世界里,运用自己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读书、去思考、去求知。在这一点上,我显然做得还不够,尤其是孩子读书的方法上引导还不够。今天,我是借用《宝石》这个故事来引导孩子如何进行深入阅读,那么明天,我完全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其他故事带孩子到真正的阅读世界走一遭,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参上要求的一些“硬性”的目标或是所谓的某些测试。

附学生习作:

人生的宝石

                                          ---《宝石》读后感

如果你在一片原野上发现了成片的宝石,但除了你拣到的宝石,其它的都会变成石头,那你会什么办?来看看《宝石》这篇童话吧!

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翻过九十九座山,走过九十九座桥,来到了一片宝石原野上,发现了这些宝石。可它马上发现,除了它拣到的宝石,其它的都会变成一文不值的石头。小老鼠不再拣宝石了,它把衣兜里的宝石都放回原野上,它在原野上慢慢地走着,欣赏五彩缤纷的宝石。小老鼠看够了,就挥挥小爪子和宝石们告别,朝第一百座山走去,朝第一百座桥走去。

读到“除了拣到的宝石其它的都会变成一文不值的石头”时,我禁不住要问,那么接下来小老鼠会不会把宝石拿走,使剩下的宝石变成石头,还是放弃那些五颜六色的宝石,使后来人可以看见这个美丽的原野呢?如果换成我,我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拿走尽量多的宝石。可是,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放弃了这种想法。

如果我拿走宝石,那后来人就看不到这块宝石原野,能看到的只能是遍布石头的一片原野。可我如果将所有宝石留下,那别人也可以欣赏到这一片宝石原野。

每个人都有私心,像我做出那种拿走宝石的决定,也是私心在做怪。私心也很容易克服,只要我们多想一想别人的看法,学会“换位思考”,我们也可以得到人生的“宝石”!

作者:四一班李开妍

《宝石》读后感

今天我要推荐一篇故事,它叫《宝石》。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它会把你带进一个原野。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老鼠,来到了这片没有草、没有花、到处都是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的宝石。小老鼠连续捡起宝石,除了它捡到的宝石,其他宝石就会变成普通的石头。小老鼠把宝石重新放回原野上,原野上所有的宝石又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了。小老鼠对着闪闪发光的宝石,挥挥小爪子,和宝石们告别。

在这个故事里,小老鼠让我很感动。小老鼠有它自己的私心,当它拿起拿起宝石到放下宝石,小老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斗争,我想,在它的脑海里会出现两个小天使,一个天使在说:“看!多漂亮的宝石啊,你不要白不要。”另一个天使说:“你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让整个原野不再那么美丽。”

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

记得去公园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节,当我来到草坪上,看见许多漂亮的小野花,有:红的、黄的、紫的 ......当我准备用手摘那些小野花时,我犹豫了,在想:这些小野花是多么漂亮啊,如果被我摘了,其他人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美丽的野花了,我不能这么自私,把这些美丽的野花据为己有。我于是没有摘它,只是静静的欣赏它。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来破坏世界原有的"美丽" 

作者:四一班孟莎婷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