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记得我的数学老师课堂上喜欢说“是不是”,我们想都不想就说“是”,很配合老师的,一节课下来,我们只说“是”,老师也只是问“是不是”。
到了中学,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的口头禅是“是吧”,我们已经没有配合老师的心情了,只有老师自己在不断的说“是吧”。有时上着课听不下去,有无事可做,就数老师说了多少个“是吧”。
自己做老师也这么久了,很清楚这是口头禅,或者说是废话。当老师问“是不是”的时候,回答肯定声音响亮地一声“是”,我们问“听明白了吗”,不管是老师讲还是学生说,“明白了”的声音一定会大于“不明白”的。
这样的追问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老师也失去了了解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机会,会被这种表面的现象蒙蔽。
我想,倒不如由发言的学生自己去询问:“我讲明白了吗”、“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那样,学生很多真实的想法就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也会呈现出来。这样的学习,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那么,这样来说,我们老师的追问“明白了吗”、“对不对”之类就是“多余”的了,我们要把这种追问和评价的权利让给学生。是啊课堂是学生,很多话学生自己来说本就比我们来说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