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春祥解字论教育作文

2018-01-21 
春祥解字论教育——我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马祥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第二个10年,课堂改革的探索由各种各
 

春祥解字论教育

                         ——我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

马祥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第二个10年,课堂改革的探索由各种各样的显性模式向教育的本质日趋逼近,教育内涵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有教育理想的人们追求的愿景的今天,各地在新课改之初应景式地提出的名目繁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高效课堂模式,或因其急功近利的短视,或因其哗众取宠的表演,大都被实践所抛弃。我们不禁要问:在更多从事教育的人们越来越理性而拒绝被“启蒙”的时候,于春祥提出了怎样的高效课堂“密码”,让他能够独树一帜,卓然不群?

《发现高效课题密码》是《中国教师报》策划的“教育发现”丛书中的一本,山东省特级教师于春祥所著。于春祥的高效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单纯以分数为旨归,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的效率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主张“在课堂上要演绎‘生命的狂欢’, 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的协同共振才是高效课堂的价值所在。”

《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论教育,决不能只剩下分数——哪怕你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如果你课堂上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师生间情感的共鸣,没有彼此间爱的交融,那都是反教育的,那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教育必关乎世道人心,把人当成人,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教育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更应该是有灵魂的。

以此为核心价值追求的高效课堂模式秉承新课程的理念,力主通过课堂实现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继而转变师生的生存状态,转变师生的成长方式,让学和教充满快乐体验和幸福的阳光。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是耐读的,它一反一般教育理论书籍的枯燥乏味,既没有庙堂学者的故作高深,也没有草根经验总结的粗劣庸俗,倒有几分阅读小说的情趣在。这大概得益于作者是个有情趣的人,这一点从文章的题目和行文风格中就可领略。如“课堂乾坤大挪移”,“‘诲人不倦’莫乐乎”。老师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建构是科学的,实践操作是有法可依的,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教育愿景是逐渐显现的,本文对此不拟多谈。笔者在这里只想说说老师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认识。

什么是真正的师德,真正的师德绝不仅仅是传统的君子型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师德的重要内容。老师是这样解释师之“德”的。“德”字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的字符,在一个十字路口画着一只眼睛,眼睛上面一道向上的引导线。“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道即规律。在十字路口,只有选择正道走才是道德的。教师道德的本质应该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正如《中庸》开篇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者的最大职责就是呵护每一个生 命,让他按照自然和生命成长的规律,合乎人性的成长。教育不是塑造灵魂,不是催熟性情,更不是摧残生命,就是让人合乎规律的自然成长为人。

关于课堂师生关系的定位,老师反对传统的教师为“天”,学生为“地”的定位。教师陶醉于高高在上的讲,天气上升,学生无奈地听,地气下降,《象》曰:“天地不交,否。”只有实现课堂乾坤大挪移,教师以生为天,自己甘愿为地,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师生的交互活动中开课堂之“泰”,《象》曰“天地交,泰。”

企业家讲管理的真谛,用一个“儒”概括,课堂教学之道用“儒”字概括更为恰当。“儒”字,左边为“人”,右边为“需”,所以有“儒者人之需也”的意象。课堂之道,无非是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来教罢了,再加以提炼,就是“以学定教”!

谈到教师的成长中最需要克服的弊病,老师认为“懒”是成长的大敌,“懒”,左中右结构,左边为竖心,中间为束缚的“束”,左中合意为“把心束缚起来”,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想干,右中合为一字“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懒”,属于无赖的生存状态,“懒”就是“无心的无赖”,“懒惰”合用,表明懒就是堕落,“懒”右边是“负”,懒一定会将人生导向负面。所以,懒惰孕育着失败和死亡,懒人的床等于死人的墓!

次论振聋发聩,催人警醒!人生的进阶,有时候竟是一个“逼”字成就的。“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在自己的一口田上,永不停下耕耘的脚步的人,就拥有了有神护佑的一口田——“福”。

在教育的恒途上,不息行走的人,有福了!

                                                     2012-5-15 零点零六分

                    ——本文观点载2012年10月30日《中国教师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