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
——重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一)
今日闲来无事,又拿起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细细读了起来。愈深入读下去,愈觉着作者的话有意思。
“儿童不能期待着幸福降临。他们是一些没有耐心的人。他们想在今天,在现在就得到幸福;想在今天,在现在就应该是幸福的人。”(P81第三章《在课上欢笑赶走了睡神》)
细细想来,此话甚是有道理。儿童受他们自己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局限,做事情年龄越小越缺乏持久的耐心。他们总是一时激动,对某件事关注一阵,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便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或是一遇挫折便不肯再努力,对做事情的成功丧失信心。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长远的目标来激励儿童,如将来你可以做一个科学家、做一个画家、做一个歌唱家等等;或者是告诉儿童,你如果不好好努力,你将来的生活就会很糟糕,很不幸。且不说他们是不是理解这些的内在含义,即便是理解了,对他们的影响力也难以持久。这就告诉我们老师,或是父母,要学会用眼前的、现实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经过短暂努力就可以成功地达到的目标来激励儿童,让他们经常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一步一步增进信心,然后“积小成以至大成”,最终有所成就。因为,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我向孩子们做了一个不要喧嚷的手势,踮着脚走到沃瓦跟前……‘孩子们!’我轻声说:‘要珍惜一个人的睡眠,因为在这个时候他正在积蓄力量!为了不惊醒沃瓦,我们说话要小声点!’”
我开始压低声音“丢”给他们声音。
孩子们呢?
他们一下子都变了,变得对人非常体贴,非常温存起来了。在每一次回答后,他们都要转过头去看一眼沃瓦:是否把他吵醒了。(P82)
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不大符合我们中国绝大多数老师的教育观念。你这个学生睡着了,我不勃然大怒敲醒你,或是厉声斥责你,就很不错了,但是一定得需要把你喊醒。因为,你这是无视老师的存在,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也有些老师,颇有些教育智慧,会采取一些委婉的办法,比如走近这个学生突然提高讲课的声音;或是不露声色地轻轻走到这个学生跟前,敲敲他的课桌;也或是暗示他的同桌轻轻推醒他。总之,还是要把他从睡梦中唤醒的。因为,从教师个人角度讲,这叫为学生负责,对工作认真,良心使然;反过来,从社会角度讲,如果老师置若罔闻,对该学生不理不睬,校长、家长、社会也是不答应的,说老师不负责任。
但这样一来,下了课,这个学生无形中就成了其他众多学生的嘲笑对象。因为,他的行为明显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相悖,在这方面“与众不同”一般都不是好事。何况,懵懵懂懂中被推醒,满脸的睡意还写在面庞上,难免会惹人发笑。老师呢,一般也会对这样的学生不感冒,瞧见他,心里怪怪的,很不舒服,他竟然在自己的课堂上睡觉!这个学生呢,要么满脸羞愧,要么恼羞成怒,要么尴尬不已,当然也是不舒服。
阿莫纳什维利的做法就很是奇特。他竟然不但自己静悄悄地上课,还提醒学生们不要大声喧嚷,要大家珍惜一个人的睡眠。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尊重学生独特存在的老师,看到了一个维护学生尊严的老师,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绝不肯让自己的学生当众出丑。于是,跟着老师的举动,孩子们也变了:变得对人非常体贴,非常温存起来了。在每一次回答后,他们都要转过头去看一眼沃瓦:是否把他吵醒了。在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尊重一个在我们看来是属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
我想,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是不是也应该跟随阿莫纳什维利老师学点儿什么呢?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必然的前提,那就我们的家长、校长和社会一定得给老师们一个宽松谅解的环境,都要有尊重孩子的意识,理解老师的行为。否则,老师个人孤掌难鸣,那样,老师就为了自身安全,绝不再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