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学自测题:第五章

2013-04-30 
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五章 课程

  第五章 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课业及进程是指( )。

  A.教程

  B.课程

  C.课表

  D.学期

  2.重在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

  A.专业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课程论侧重研究( )。

  A.教什么

  B.为谁教

  C.如何教

  D.为谁学

  4.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

  A.后记部分

  B.原则部分

  C.说明部分

  D.序言部分

  5.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

  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 )。

  A.实践性

  B.可行性

  C.衔接性

  D.发展性

  8.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标准从( )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目标与过程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达标与测试

  2.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E.政治制度

  三、填空题

  1.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__________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2.课程计划,又称__________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__________文件。

  3.__________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

  4.小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要在建立__________上,以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

  5.课程计划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要求、各种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还设置了“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小学教师应怎样发挥课程计划的实践指导作用?

  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五、论述题

  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哪些原则?

  2.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3.论述编写教科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定义。

  2.B解析:拓展型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3.A解析:“如何教”解决的是方法问题,“为谁教、为谁学”解决的是教育目的问题。

  4.C解析:学科课程标准包括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两部分内容。

  5.C解析:见课程设计的定义。

  6.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7.D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8.C解析: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重点要考虑科学性和思想性。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AB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体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要求,所以课程设置必然要受它们的制约。

  三、填空题

  1.教育内容

  2.教学指导性

  3.教科书课文

  4.完备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体系

  5.地方安排课程

  四、简答题

  1.编制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科学把握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现实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体现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多样性。

  (4)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在执行课程计划时,要求小学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第二,熟悉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的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正确把握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关系。第四,综观学校教学工作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3.(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五、论述题

  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的原则是:(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小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要在建立完备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体系上,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设置学科;另一方面,则要将知识、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重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儿童自身身心发展要求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师的水平等客观条件。(4)要注意课程的衔接性。小学课程设置要密切结合小学的地位和功能,保持同幼儿园和初中衔接的递进性、紧密性和科学性。(5)要保持课程的适时性。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儿童本身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即在不同阶段的同一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也大不相同。因此,课程设置要因地制宜,要有灵活性。

  2.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做到:第一,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第二,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第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第四,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五,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教材。第六,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能力、方法和习惯,防止学生产生把教科书丢在一边,单纯地记笔记、抄笔记的倾向。

  3.(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学习。(6)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