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 )时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考试的中心环节是( )。
A.阅卷
B.监考
C.测验
D.命题
7.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9.《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0.在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康有为
D.徐特立
E.陶行知
2.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3.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4.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5.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 )。
A.领养监护
B.法定监护
C.指定监护
D.委托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