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无差别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3.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4.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7.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A.思想政治素质
B.教育理论素质
C.职业道德素质
D.职业技能素质
8.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持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高尔登
9.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 )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辩证统一
D.教学相长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是具有发展( )的人。
A.特点
B.潜能
C.主体
D.需要
E.价值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现代的教育理念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E.高超的教育能力
3.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A.以教师为中心
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c.以儿童为中心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填空题
1.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________。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3.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___________。
4.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教师的聘用上,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6.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____________素质、____________素质、____________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7.我国规定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主要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简答题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2.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2.B解析: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效能感的定义。
4.A解析: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5.C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多样化。
6.A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7.C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8.C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9.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0.D解析:师生关系具有教学相长的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BD解析: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需要。
2.ABDE解析:现代的教育理念应包含在正确的教育观中。
3.BDE解析: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填空题
1.未成年公民2.个体与环境3.专业素养4.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5.教师资格制度6.科学文化教育理论教育能力7.宪法义务教育法
四、简答题
1.(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人身权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2)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包括:①受教育的义务;②遵守法律、法规;③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④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⑤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教师应该情绪乐观、稳定、兴趣广泛,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2)有较强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首先,教师应相信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成功。其次,教师要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发挥自己的潜能。(3)善于合作,兼容并包。教师工作是个体性和协作性的统一,教是要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成功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表现在:第一,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把所传授的知识处理成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适合自己和学生。第二,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这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和管理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是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
五、论述题
1.(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①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学生是活的能动体,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②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需要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当得到满足和尊重。同时师生之间还有心理和情感上的联系。③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处于学习期间的学生,身上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社会、对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需要。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于成年人,有自己的独特性。②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迅速,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的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成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