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解析]见“调查法”定义。
2.【C】[解析]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该时期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提出了各自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开始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教育心理学体系。
3.【A】[解析]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积极教育影响的过程,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4.【A】[解析]略
5.【C】[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
6.【A】[解析]珍妮特•沃斯(J.Vos)认为,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不管青少年学习什么科目,未来教育体制面临的真正考验是教育体制怎样激励学生。并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7.【D】[解析]略
8.【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研究探讨了教师的期望作用,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9.【D】[解析]见“学习”定义。
10.【D】[解析]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低年级学生。
11.【A】[解析]略
12.【B】[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总有不同程度的相同或相似。
13.【A】[解析]加速制教学策略的特点是:禀赋优异儿童所学与一般儿童相同,只是加速其程度。缩短其修业年限。
14.【A】[解析】略
15.【A】[解析]A、B、C、D四项是理解水平的四种不同发展阶段,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6.【B】[解析]A、C、D三项分别是学校教育的第二、四、五个目标。
17.【C】[解析]见“成就动机”定义。
18.【D】[解析]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思维准备阶段(2—7岁)、思维阶段(7—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15岁)。
19.【D】[解析]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包括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20.【C】[解析]见“实验法”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1.【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
22.【生理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 干扰】
23.【代表性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24.【言语信息 认知策略 态度】
25.【共同要素论 概括化理论 关系理论】
26.【差异律 活动律 组合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28.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29.隐蔽课程:即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30.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3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答:(1)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2)学校的第二个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3)学校的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4)学校的第四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经济地使用思想”。
(5)学校的第五个目标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33.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教学。(2)课堂的领导方式。(3)校风与班风。(4)师生的人际关系。(5)班级的规模。
34.答:(1)宽大误差。即由于教师的心理作用,而导致对学生学习夸大的评定。
(2)光环效应。即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定不适当地受到对这个学生总的印象的影响。
(3)集中趋势。即教师自觉地避免对学生学习进行极端的评定,从而使评分有接近中点的倾向。(4)逻辑误差。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某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的倾向。(5)对比误差。即教师对和自己的倾向相反的学生学习给予较低评价的一种误差。
(6)邻近误差。即相对邻近的几张试卷给予较一致评分的倾向。
35.答:(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
(5)过度学习。(6)记忆法。
36.答(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答: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强调帮助儿童直接发现周围世界的重要性。如古希腊的“产婆术”,中国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这些,建构了教育史上强调积极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传统。他们也是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38.答:学习迁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遵循学习迁移的规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一定的条件,控制和调整有关影响因素,就能促使产生,预防负迁移出现,为此,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