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A级)试卷
(课程代码6660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
A.生产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商品性
3.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 】
A.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
C.人口的增长
D.科学技术的发展
4.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
A.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的
5.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7.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
A.教员
B.领导者
C.人类灵魂-V程师
D.心理医疗者
8.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 】
A.10~12岁
B.123~15岁
C.15~l7岁
D.13~l6岁
9.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 】
A.情感
B.心态
C.认知
D.道德
10.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校外之校”影响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11.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具有联系面大、快捷、省时、牝较容易保持等特点的联系方式是【】
A.家长会
B.家长学校
C.家长委员会
D.通讯联系
1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替代
B.相互协调、补充
C.相互矛盾
D.相互分离
13.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工具类学科是指【 】
A.语文、政治、数学
B.语文、数学、物理
C.数学、物理、化学
D.语文、外语、数学
14.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是l【 】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5.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教学大纲
C.教材
D.教学计划
16.“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韵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17.源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B.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
C.自我管理的教学策略
D.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
18.知识学习的过程是【 】
A.选择、领会、熟练、应用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C.定向、分解、熟练、应用
D.选择、领会、保持、应用
19.下列属于情感陶冶的具体形式的是【 】
A.情境
B.表扬奖励
C.校风班风
D.榜样示范
20.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素质是【 】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生理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 】
A.教育预见能力
B.教育学生的能力
C.自我教育的能力
D.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
E.教育传导能力
22.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应包括【 】
A.说明部分
B.本文部分
C.课程目标
D.课时分配
E.其他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与社会机构联系的形式的有【 】
A.学校建立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联系
B.学校与宣传部门联系
C.学校与公共文化机构联系
D.学校与专门性社会教育机构联系
E.学校与企业、工厂、村镇、部队等的联系
24.按教育家杜威的理论,能力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提出疑问
B.分析
C.假设
D.评断
E.结论
25.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的要素主要有【 】
A.认知经验要素
B.道德经验要素
C.审美经验要素
D.健身经验要素
E.娱乐经验要素
三、名词解释题
26.发现法
27.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2B.教育目的
29.学科课程
30.道德情感
四、简答题
31.班级授课制有何特点?
32.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33.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34.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5.为什么说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五、论述题
36.结合实际,试述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37.联系实际,试述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