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题
1.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③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生理表现,又和社会性认知有密切关系。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例如,亲爱的情感。首先是对父母或经常照顾他的人,然后对家中其他成员有了亲爱的情感。进了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③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2.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都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压制和责备好得多。
五、活动设计题
1.【参考案例】
活动内容:认识牙齿宝宝。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切牙、犬牙及磨牙。
(2)初步具有爱护及清洁牙齿的意识。
活动准备:牙齿模型一套、一张保护牙齿的光碟。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结合亲身经历,说说对牙齿的了解及保护牙齿的意识。
(2)让幼儿看碟,认识哪些是保护牙齿的行为。画面内容略。
(3)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保护牙齿的行为。
(4)认识切牙、犬牙及磨牙。先请幼儿观察牙齿模型,观察切牙、犬牙及磨牙形状上的不同,再观察同伴及自己的牙齿,分辨同伴及自己的切牙、犬牙及磨牙。然后请幼儿记住有几位牙齿宝宝,他们的名字和本领。教师出示牙齿模型,告诉幼儿切牙、犬牙及磨牙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5)全班幼儿讨论并交流保护牙齿的方法,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
活动建议:
(1)将牙齿模型及图片放在活动角,引导幼儿观察。
(2)向家长介绍牙齿保护知识,请家长监督孩子每天刷牙,餐后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