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训练题一(附答案)(2)

2012-05-29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D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2.D

  【解析】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l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此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B

  【解析】脑的生长到12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4.A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5.ABCDE

  【解析】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6.E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厌恶刺激。

  7.A

  【解析】符号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8.AC

  【解析】具体知识是指一些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知识;BDE属于抽象知识。

  9.AB

  【解析】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10.ADE

  【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11.B

  【解析】本题考查心智动作形成阶段的特点。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

  代替物进行活动。

  12.ABD

  【解析】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ABD项都属于这个范畴,CE两项都是由一系列不相联系的动作完成的,不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

  13.ABC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4.ABCE

  【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的社会共性的理解,道德的社会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讲究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等属于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而团结一致表现的是社会中各阶级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

  15ABCD

  【解析】有结构的问题即界定清晰的问题,其解决过程包括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与评价。

  16.ABC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它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7.ABCD

  【解析】本题考查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它包括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

  18.A

  【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

  19.C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20.B

  【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1.D

  【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22.ABCD

  【解析】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即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23.E

  【解析】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4.C

  【解析】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25.B

  【解析】桑代克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26.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含义,以上选项全部都属于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

  27.A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改变方法中的强化法,它是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的。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8.B

  【解析】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29.ABCD

  【解析】关于反思方法,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30.A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对工作绩效的平均预测效度系数仅为0.11,即认知能力测验与工作表现之间的平均效度系数大约也只有0.2。

  二、填空题

  1.活动的目的2.19世纪末

  3.教学环境4.教学

  5.记忆6.效果率

  7.行为规范8.练习

  9.认知失调10.类似的创造

  11.阿特金森 12.组织策略

  13.同化性 14.人格障碍

  15.微格教学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

  2.答:正确。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着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品德兢是人凭选择所习得的习性,是道德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道德品质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3.答:错误。

  未来行为的出现并非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4.答:错误。

  一般说来,正、负迁移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刺激反应之间相似与相异的程度。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出现正、负迁移并存的现象,即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例如,中国学生学习日语,在识记字形方面汉语起正迁移作用,而在读音以及会意方面却起负迁移作用。

  5.答:错误。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凡是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25%者,即被视为厌食症的症状。

  四、简答题

  1.答:(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3分)

  (2)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2分)

  2.答:(1)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分)

  (2)强化的程式: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即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不同的强化程式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模式。(1分)

  (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1分)

  (4)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1分)

  (5)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1分)

  3.答:从学习内容上看,知识学习的对象是人们的认知经验,即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与联系的

  反映;技能学习的对象是人们的动作经验,即动作映像及其合理、完善的活动方式。(2分)从学习的形式和过程上看,知识学习主要是在教师讲解下,理解、巩固和运用书本知识的过程,而技能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示范下通过模仿练习掌握一些动作及其操作顺序的过程。(2分)

  知识的学习能给技能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从技能学习目的的确定到对技能学习内容的分析、操作,都是在有关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技能的学习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1分)

  4.答:(1)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2分)

  (2)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③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④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⑤具有健全的人格。(3分)

  五、论述题

  1.答:(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4分)观察学习:班杜拉强调,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他把观察学习归纳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三类,而且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4分)

  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他认为,强化物本身并不能对个体的反应产生任何强化作用,它只是关于行为结果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学习者就可以形成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引发行为的动机。(3分)

  (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①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的;(1分)②重视榜样的作用,学习者必须对示范行为给予足够的注意,并精确的知觉到行为的特点和突出线索,抽取出相关的信息;(1分)③强调自我强化的作用,自我强化是以个体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作参照的;(1分)④重视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1分)

  2.答:(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4分)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如审题技能、构思技能等;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的、有意识的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将教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3分)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考虑练习的质量,精选习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3分)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3分)

  (联系实际,酌情再给1~2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