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布局与区位决策
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浅论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保护
100多年来,中国基本上没有企业有能力走向世界,而近20年来,我们却爆发了4次大规模的国际化浪潮,很多的企业用不同的方式纷纷走出国门,有的在海外办厂,有的收购世界知名公司的股份和部门,有的甚至把他们全部并购下来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化竞争,使得老外们惊呼:中国的狼真的来了!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联想在美遭遇“安全门”事件,中兴和华为在印度也遭遇政客阻挠,海尔在美泰克收购战中铩羽而归,中海油在美国石油并购中折戟……到底是谁在阻碍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IT时代周刊》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发现,这里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相互沟通的原因,更有价值观和国际歧视的原因。商业加政治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战争画卷。本文试图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章 并购潮风起东方
中国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爆发走出国门、走向大洋的热情。
中移动、联想、中兴、华为、南汽、TCL等大企业纷纷开始吹响中国企业进军世界的号角。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国制造型企业也在用代工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国际化之旅。据商务部统计,截至目前,经批准备案的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累计达到8300多家,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
一轮新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开始席卷全球。
百年来的冲动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撞击着业界的思考: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实力从何而来,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扩张。
翻开历史的书卷,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企业从来就不缺少走出去的勇气。而现在这一时期的爆发,很大程度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所积蕴的国家实力,它成为支撑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之源。
差不多100年以前,中国极少数的开明人士在主观上早就想把中国引上工业化的道路,富国强民,走向世界。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张季直,他们所创立的一些企业便成为那个时代最好的证明。但在当时国贫民弱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切早早地化为烟尘逝去。残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沪津青岛一带的棉纺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短暂的繁荣,之后便因各种因素而走向沉沦。
而与此同时,西方企业却在坚船利炮开路下大肆在全球进行扩张,学习西方榜样的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同样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二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是以廉价取胜的出口模式获得成功的,缔造了如丰田、索尼等开疆辟土、驰骋国际市场的神话。纽约市前副市长Peter J. Powers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日本汽车制造商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而且实实在在地将自身融入到美国主流经济,可谁会想到当时很多美国人对日本汽车深怀敌意呢?但日本企业通过大规模来美投资,建造许多汽车制造厂,雇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在全美拓建了空前规模的配件供应和零售网络。今天,那种认为应区分外国还是美国产汽车品牌的观念,已经完全是过时的想法了。日本成功地进入美国市场,最显而易见和突出的因素是他们对美国经济的庞大投资和潜心发展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而这种努力也来自于精心策划的长期战略,这种战略是由一批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们共同谋划出来的。
而韩国企业也棋高一着地认识到低成本和差异化乃是披靡全球的商业成功的本质。以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为首的重工业开始实施广泛的一体化整合战略,通过不断的流程和系统创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以现代汽车、LG电子和三星为主的企业集团开始导入和实施六西格玛法管理理念,同时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通过设计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终于在国际市场上分到了一杯羹。
中国企业虽然在百年前的出走以失败告终,但在同一历史条件下他国创造商业神话的刺激下,走出去的念头在上个世纪末重新点燃。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疾进,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管理经验。在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国企业就一定会通过某种形式把这种国家实力彰显出来。于是,“跨国并购”就成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在微观经济领域的一种综合表现。
而且,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倡导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也起到了激励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推动作用。“十六大”之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论述频繁地出现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文件中,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对外投资。2006年3月,上海就专题召开企业“走出去”战略工作会议,并正式出台《上海市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3年行动方案(2005年-2007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实现“走出去”战略的追求,自此掀开了全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