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县林业工作情况汇报 范文
尊敬的保护国际冉博士、省林业厅张主任、州林业局王科长一行各位领导:年末之际,各位领导不辞辛劳来到我县关心支持林业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金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全县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金阳县近年来的林业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县情概况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人口14.3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8,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总面积1588.23平方公里,辖五个工委,34个乡(镇)。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壑幽深,切割强烈,最高海拔4076.5米,最低海拔460米,高差达3616.5米。由于海拔高差大,具有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金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雨热同季,集中在5~7月,冬半年为旱季,夏半年为雨季,干热河谷地带降水量更少且更集中,这给植树造林和护林防火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金阳县地处长江中上游,金沙江中下游地段。金沙江流经县境内长达98.8公里,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境内山高坡陡,25°以上耕地占85%以上。据二00三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初统结果显示,全县现有有林地2.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5.68(较1990年增加5.06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州、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极不相称的。据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753.1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7,年土壤侵蚀694.85万吨,每年流入金沙江的泥沙达149.6万吨,这不仅对全县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二、以实施“两大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资源和环境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新世纪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金阳县委、县政府在一九九八年就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交通建设作为金阳经济建设的突破口来抓。中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为此,金阳县委、县政府抓住实施“两大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知难而进,在争中干、干中争,力争走出一条适合金阳县情的生态建设路子。我县自1999年、200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以来,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上下的齐抓共管和不懈努力,截止二00四年共计完成退耕还林90000亩,荒山配套造林63000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共计完成人工植苗造林23024亩,人工点散播58000亩,封山育林39795亩,对65万亩森林资源实施常年管护,森工企业在我县实施飞机播种造林30多万亩。“两大工程”建设多次接受国家、省的检查验收,得到了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在工作上,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狠抓落实:首先,抓认识到位。实施“两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两大工程”是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县上下把思想发动,统一认识作为工作的第一个环节,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明白恶劣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祸及本县,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巨大隐患的道理,把思想统一到“两大”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举措上来,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从而为“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三个确保”、“两个结合”的基本思路。“三个确保”,一是确保生态目标,在规划过程中遵循了沿路、沿江、沿河的思路;二是确保群众生计,实行长、中、短兼顾,多树种、多林种配置,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现在和今后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三是确保工程质量,把好种苗关。在全州率先实行招投标,制定了《金阳县天保、退耕还林种苗采购管理办法》,把好施工质量关,严格监督检查,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两个结合”,一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推进林业产业化;二是与扶贫和双增相结合。其次,抓组织落实。为加强对“两大”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两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工委、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县、区、乡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各自的责、权、利,把“两大”工程建设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从而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抓质量检查和政策落实。为切实保证“两大”工程建设质量,县委、政府经常组织工作组深入实地检查工作以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第四,狠抓管护工作。“三分造,七分管”,加强管护是保证造林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做到造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县委、县政府督促各乡(镇)、村、组建立了比较完善且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并落实管护人员及管护报酬。总的看来,管护情况是好的。三、百草坡生态自然保护区工作五十年代初,金阳县百草坡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由于大炼钢铁,这里的森林遭受了毁灭性采伐。自1980年“国营金阳县百草坡牧场”正式建立后,由于过度放牧,草场严重退化,原始森林受到进一步破坏。每年夏秋季节,暴雨来临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致使金阳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破坏。短短十几年,金阳人在百草坡饲养牛羊,获得短期效益后更饱尝了破坏生态的恶果。1988年,县委政府痛定思痛,力排众议,坚定不移地实施百草坡停牧还林还草工程,几千头牦牛、上千只绵羊,短短几个月就全部宰杀、变卖。1999年3月,以金府发[1999]145号文件批准建立了百草坡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放牧人从此变为了植树人、管护人。金阳县委、县政府决心把上天赐给金阳的百草坡这一块人间仙境建设好,管理好,管护好,力争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1999年至今已投入基建资金30万元,配齐了保护区管理局领导班子和人员,建立了五个管护站,人员已达27人(其中正式职工23人,临时24人)。通过县委、政府的努力,2000年12月经凉山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州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已向省林业厅申报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百草坡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已走上正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正向预期的目标作不懈的努力奋斗。百草坡生态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纳入县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提出了让百草坡为我们带来骄傲,带来幸福!百草坡,金阳人的努力所在!百草坡,金阳县的希望所在的口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百草坡生态自然保护区一定会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八十年代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我县林业工作中的一项薄弱环节,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县委、政府加大了此项工作的力度,首先是认真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提高全民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其次,林业主管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特别是去年、今年侦破了10·7、11·2特大非法收购、猎捕、运输野生动物案件。已批捕判刑三人,一人被判十一年并处罚金17000元,一人被判七年并处罚金11000元,一人被判五年缓三年并处罚金10000元,批捕在逃人员11人,其中省外9人,县内2人,挡获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17只。通过宣传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五、护林防火工作护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每年的防火期逢各种大小会议主要领导都要讲护林防火工作,每年都要安排工作组下乡检查督促,派出宣传车巡回宣传,增补、落实、修改《金阳县护林防火预案》,实现了连续十六年无森林火灾。六、林政资源管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鉴于林业的周期比较长,故资源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加大了林业行政执法的力度,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的不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走依法治县、依法治林的道路。全县总的来看,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很好的。七、林业产业化工作多年来,金阳县委、县政府就确立了“金阳青花椒、白魔芋、蚕桑、烤烟、种草养畜”五大双增项目和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金阳青花椒已真正成为了金阳县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成片种植8万亩,常年产量达350万斤;2004年产量达450万斤,产值超亿元;金阳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税收在350万元左右,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支撑了全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利用退耕还林发展了核桃、漆树、苦丁茶、蚕桑等林业产业。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金阳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省内是出了名的“三苦”县,但我们一直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上级的支持、帮助,我们也是举步维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也是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1、百草坡自然保护区虽已建立多年,但许多的硬件设施无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2、野生动物保护无专门经费,特别是野生动物的救治及办案经费更是一个难题。3、由于金阳县山高坡陡,保护区内的许多陡坡耕地急待退耕还林,以给野生动物创造优美的栖憩环境。4、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造成了巡山护林、野外监测的难
摘自《我要公文网》(www.51gongwen.com)度,目前交通工具十分缺乏。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对金阳林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强化措施,锐意进取,切实加强林业工作的领导,走依法治县、依法兴林之路,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