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高级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知识点精讲: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二十九(5)

2013-04-18 
读书人网搜集整理了“2013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精讲”,帮助考生扎实巩固基础知识,备考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


  【提示】该公式也称为固定增长模型。

  (2)无限期流量的处理

  划分成预测期和后续期,预测期现金流量需要逐年确定,后续期不再确定,通常按照一个固定的长期增长率增长。

  划分原则:将长期增长率的第1年划入预测期。

  计算企业价值时,先将预测期各年的现金流量分别折成现值,后续期现金流量先按照固定增长模型折现,得出所谓的“预测期期末价值(持续价值)”,然后再折现到零时点。

  计算公式如下:

  折现现金流量法侧重于企业所有投资者的现金流量,不用估计企业的借款决策对收益的影响。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对企业估值时,不需要明确地预测股利、股票回购或债务的运用。

  由于折现现金流量法是以预期的现金流量和贴现率为基础的,考虑到获取这些信息的难易程度,最适合用这个方法来评估的资产或企业一般目前现金流量为正、而将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风险能够可靠地估计,并且可以根据风险得出现金流量的贴现率。资产越不能达到上述的理想状态,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价值评估就越难。

  1.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可向所有投资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支付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自由现金流量=EBIT×(1-t)+折旧-资本支出-净营运资本的增加

  其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当前和未来投资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之和,也就是企业从继续其现有项目和启动新项目中将获得的总的净现值。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估计要预测未来的销售收入、营业费用、税费、资本需求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在考虑许多关于企业未来前景的具体细节时更具灵活性,但是,围绕每个假设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实施敏感性分析,将这种不确定性转化为一定范围内的潜在价值。

  2.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评估企业价值

  与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相一致,用于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的折现率应当反映所有资本提供者的机会成本,并按照他们各自对企业总资本的相对贡献加权,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对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折现,还依赖于以下假设:

  项目承担平均风险,即假设被评估项目的系统风险相当于企业投资的平均系统风险。

  企业的债务与股权比率保持不变,即假设企业可以持续地调整其债务水平,以使按照市值计算的债务与股权比率保持不变,从而使股权和债务的风险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随着债务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企业所得税是唯一要考虑的市场摩擦,即假设债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息税盾效应起作用,其他如财务困境成本或代理成本等市场摩擦在所选择的债务水平上不显著。

  实务中,上述假定对很多投资项目和企业来说也是合理的近似。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rWACC=E/(E+D)rE+D/(E+D)rD(1-t)

  其中,E为股权的市值;r E为股权资本成本;D为净债务的市值;rD为债务资本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例】W公司20×1年的销售收入为51800万元。假设你预期公司在20×2年的销售收入增长9%,但是以后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将逐年递减1%,直到20×7年及以后,达到所在行业4%的长期增长率。基于公司过去的盈利能力和投资需求,预计EBIT为销售收入的9%,净营运资本需求的增加为销售收入增加的10%,资本支出等于折旧费用。

  公司所得税税率是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确定该企业的预测期各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2)计算W公司的持续价值;

  (3)计算W公司的企业价值。

  (1)预测期为 20×2 年至20×7年。预测期各年的自由现金流量预测见下表:

  预测W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年份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1.相对上年的增长率

 

9.0%

8.0%

7.0%

6.0%

5.0%

4.0%

2.销售收入

51800

56462

60979

65248

69163

72621

75526

3.EBIT

 

5082

5488

5872

6225

6536

6797

4.减:所得税

 

(1271)

(1372)

(1468)

(1556)

(1634)

(1699)

5.加:折旧

 

6.减:资本支出

 

7.减:净营运资本的增加

 

(466)

(56461-51800)×10%

(452)

(427)

(392)

(346)

(291)

8.自由现金流量

 

3345

3664

3977

4277

4556

4807


  【提示】由于预计资本支出等于折旧,表中第5行和第6行即相互抵销,故可令它们为零,不需要明确地预测。

  (2)计算持续价值(预测期期末的企业价值)

  (3)计算20×2年初的公司价值


  (二)市场法


  市场法,是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1.常用方法

  市场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参考企业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资本市场上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上市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并购案例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企业的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获取并分析这些交易案例的数据资料,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2.估值乘数

  运用上述方法时,需要确定估值乘数。估值乘数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间差异的性质,以及乘数对这些差异的敏感性。最常用的乘数为市盈率和基于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

  【市盈率】

  通过将待评估企业当前或预期的每股收益,乘以可比企业的平均市盈率的方式,估计企业股权的价值。

  公司股权的价值=待评估公司当前或预期的净收益×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提示】 计算企业的市盈率时,既可以使用历史收益(过去12个月或上一财年的收益),也可以使用预测收益(未来12个月或下一年的期望收益),相应的比率分别称作追溯市盈率或预测市盈率。出于估值目的,通常首选预测市盈率,因为最受关注的是未来收益。而且,企业收益中的持久构成部分对估值是有意义的,因此,一般把不会再度发生的非经常性项目排除在外。

  【例】假设M公司的每股收益是1.22元。如果可比公司股票的平均P/E为21.5,用P/E作为估值乘数,对M公司的股权估值。

  『正确答案』M公司的股价为P0=1.22元×21.5=26.23元。

  【基于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

  企业价值代表企业基础业务的总价值,是偿付债务前企业的整体价值,而不仅仅是股权的价值。如果想比较具有不同杠杆水平的企业,使用基于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是更合适的。

  (1)常用的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

  基于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可以用企业价值除以支付利息前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得到。

  常用的乘数有:

  EV/EBIT乘数(EBIT为息税前利润)

  EV/EBITDA乘数(EBITDA为息、税、折旧和摊销前收益)

  EV/FCF乘数(FCF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2)基于企业价值的估值乘数的估值模型

  公司的价值(EV)

  =可比公司的平均企业价值估值乘数×待评估公司当前的或预期的相关指标

  如: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和摊销前收益乘数估值模型

  公司的企业价值=待评估公司当前或预期的息、税、折旧和摊销前收益×可比公司的平均“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和摊销前收益乘数”

  【例·计算题】已知ABC公司所有负债均为有息负债(平均利率为10%),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有关资料如下:


流通股数(万股)

1500

负债(万元)

600

每股收益(元/股)

1.36

折旧与摊销(万元)

500


  同行业内在基础业务方面具有可比性的DBX公司的P/E是15,EV/EBITDA是10。

  要求:(1)使用P/E乘数,估计ABC公司的每股价值;

  (2)使用EV/EBITDA乘数,估计ABC公司的企业价值。

  (1)ABC公司的每股股权价值为P0=1.36×15=20.4(元)

  (2)净利润=1500×1.36=2040(万元)

  税前利润=2040/(1-25%)=2720(万元)

  利息=600×10%=60(万元)

  EBITDA=2720+60+500=3280(万元)

  ABC公司的企业价值为V0=3280×10=32800(万元)

  3.市场法的优缺点

  市场法的优势是简便易行,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已有交易案例的可比企业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迅速评估企业的资产和价值,总体上,市场价值能够正确反映这些企业的真实价值。

  市场法的一个缺陷是,该方法容易被滥用或操纵,因为没有两家企业在风险和增长率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于可比企业的定义就是主观的。当评估存在偏见时,可以人为选择一组可比企业。即使没有人为因素,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也会忽略一些企业之间的重要差异。市场法的另一个缺陷是,如果市场对这些可比企业做出了错误的评价(高估或者低估),那么应用到被评估企业上也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三)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应用成本法需要考虑各项损耗因素,具体包括有形损耗、功能性损耗和经济性损耗等。

  成本法的主要方法为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将被评估企业视为一系列资产的集合体,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各单项资产的价值,被评估企业各单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是按照当前市场条件,确定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一个理性人对某项资产的支付价格将不会高于重置或者购买相同用途替代品的价格。

编者推荐:

2012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三章

知识点精讲汇总:201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第四章

更多高级会计师考试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高级会计师频道http://www.reader8.com/exam/gjkj/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