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根据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分析“高分低能”现象。(1999年论述题)
答: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2005年论述题)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指人的修改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在很多场合间发生作用。
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较之能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理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
(2)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高分低能”的人,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知识,但在生活实践中不能氢知识灵活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发展知识的同时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发展能力。
2.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2001年、2002年论述题)
答:能力的形成与发燕尾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等因素,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作用。
(1)先天素质。
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所具有的,只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其中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正如一个色盲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2)环境和教育。
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3)实践活动。
人和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造成的。这正如一个推销员的销售能力往往比一个农民更强,而一个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又比一个推销员更强。
(4)主观能动性。
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一个把夺取冠军作为跑步目标的人,其赛跑能力一定比仅仅把跑步作为其健身目的的人有更大的发展;而一个刻苦训练的人也一定比不参加训练的人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