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与画“蛇”
(与汪星人卡卡聊作文 37)
卡卡爱涂鸦,只是很多时候画虎不成反类犬,连自己都忍不住捧腹自嘲一番。
这会儿在画什么呢?我走到卡卡身后一瞧,哦,画树根呀?可又不像树根,因为从根结处多出一条弯曲细长的带子来,末尾还画上了一个小小的扇形图案……
看着看着,我忽然明白了,它在画龙。说到“龙”,我不由得捂住嘴偷笑了,还不如说画的是树根——一个奇形怪状的树根呢。
卡卡可能觉得身后有异样,转身看是我,也“嘿嘿嘿”地笑起来。笑够了才说,“我画得很有创意吧?现在就差‘点睛’了。”说着就在根结上的一个居中的地方圈上两个圆圈,中间戳上了黑点。
“不错,不错,你一‘点睛’,就活脱是一个——树精了!”
卡卡先是吃惊,接着是恍然大悟,“嘿嘿嘿,让老师见笑了。”说着,忙把画纸揉成一团,丢到了纸篓里。
“看你画龙,倒让我想到作文中的‘画龙点睛’和‘画蛇添足’来。”我揪揪卡卡的耳朵,“咱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怎么样?”
“太好了!太好了!”卡卡“噗噗”地拍着手掌,“就把我刚才看过的两篇小学生的作文当做范文好了。”卡卡是个热心狗狗,说着,把书桌上的一沓作文纸递到我手里。我大致浏览了一下,一篇是《跳街舞的蛐蛐》,一篇是《偷穿高跟鞋》,我欣然答应。
“‘画龙点睛’、‘画蛇添足’都有一个‘画’字,但是表意却大有区别,卡卡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好吗?”
卡卡翘着嘴角,转了两圈眼珠,便开了口:
“先说‘画龙点睛’吧。传说,梁代大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几条龙。龙画好了,他故意不给龙点上眼睛,说如果点上了眼睛,龙就会腾云驾雾飞走。当然没人相信他的话,所以有人执意要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想看他笑话。当张僧繇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刹那间,电闪雷鸣,两条龙乘云上天,墙上只剩下了没有点上眼睛的龙。”卡卡顿了顿,接着说,“其实,这个传说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文章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二句重要的话,文章的内容就会更生动,表达的意义也就更深刻。”卡卡眨眨眼睛,望着我,“老师,我这样理解对吧?”
我肯定地点点头,另一个问题便出了口:“你结合这两篇自己挑选的范文,评价一下它们的点睛之笔好吗?”
卡卡下意识地挠挠头,接过我递给它的作文,沉思了一会儿,有些微羞赧地说:“那卡卡就鲁班门前耍耍斧子吧。”
“你只管大胆地说,咱可不学酸秀才啊!”
卡卡挺了挺身子,提了提神气。“《跳街舞的蛐蛐》的结尾,写我正看得入神,却不料爸爸一盖,抓住蛐蛐扔到了窗外,就此结束了我的乐趣,最后写道,‘唉!看得正精彩的表演,又让老爸给搅黄了’,这处点睛之笔把‘我’的失落、失望、无奈情绪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偷穿高跟鞋》一文在结尾写道:凝望着寂静的夜空,我淡淡一笑。呵呵,那次‘自作自受’的‘写真’就这样定格在了我的记忆相册上,也算得上是点睛之笔。小作者为自己童年的好奇心而‘淡淡一笑’,即使是‘自作自受’,也无怨无悔。这就深化了童年快乐这个主题。”
说到这里,卡卡停下来,翘着嘴角试探地问:“我说的对不对?能够打几分?”
“打5分吧。”
看着卡卡张着嘴吃惊的表情,我知道卡卡的心思,它以为5分很低很低,便追加了一句,“5分制计分啊。”卡卡这才转沮丧为激动,嗔怪道:“老师又拿卡卡寻开心了。”
言归正传,我告诉卡卡:“点睛之笔要精练优美,要耐人寻味,要恰到好处。特别是要点得‘准确’。如果点歪了,会弄巧成拙,不但龙飞不起来,还会使这条龙更加难看,就像你画的‘树根’。”
卡卡摇晃着我的胳膊笑起来。
“说到‘树根’,就想起了‘画蛇添足’,那么卡卡再讲讲这个小故事?”
卡卡把笑容收了起来,一本正经地给我讲画蛇添足的故事:
“楚国有个人祭祀祖宗之后,把一壶酒赏给了手下的人。大家商量,几个人喝这点酒显然难尽兴,一个人喝却有剩余。于是决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其中一个人画好了,他看到别人还在画,就一手拿酒一手再给蛇画上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便把酒抢了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能给它画上脚呢?说完,一口气喝完了那壶酒。”
“讲得很好,给卡卡点个赞!”我鼓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卡卡真不含糊,开口就来:“这个成语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我拍拍卡卡的后脑勺,算是表示对它回答的肯定,并接着卡卡的意思说:“后人借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写文章切勿刻意求工,因为会丧失自然与真实。我们同学在用词、写句、谋篇的时候,往往会犯类似的毛病。卡卡有没有出现过‘画蛇’的问题呢?”
卡卡鼓着嘴,眯着眼,想了想,点头认可。
“其实,谁都在写作中犯过画蛇添足的毛病。”我列举实例,“比如一篇《最关心我的人》,开头这样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人在关心着我。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有家里的爷爷和奶奶,当然还有我的爸爸和妈妈。要问谁最关心我,那不用说了,当然是妈妈了。那,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呢?请听我慢慢道来吧。’这段话就属于画蛇添足,其实,只需一句话就可以了:‘在家里,数妈妈最关心我。’既简洁,又明了。省下笔墨,还可以多举一些妈妈关心我的事例。”
“卡卡也这样写过,譬如‘用手拿起帽子’,这‘用手’二字就是添足了。老师告诉卡卡,用词重复,会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如果语句罗嗦,也会使文章不简练。现在卡卡很少犯这样的小儿科错误了。”说着,笑得很开心很自豪。
我也忍不住笑了。作文时,确实有一些同学喜欢绕着圈子说话,我想起了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开篇写道:“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一个小姑娘正快步走来。她长得苗条清秀,不胖也不瘦。那红色的蝴蝶结在头上跳跃着,显得格外美丽有朝气。噢,也许你会问,她是谁呢?请大家猜一猜吧,对了,一点儿也没错,那就是我:一个五年纪的小女孩儿。”这一节话纯属多余,弃之毫不可惜。作文的语言一定要简练明白,意思要表述清楚,多余的话应该一概删去。
我把这个例子讲给了卡卡,卡卡也举出了一个结尾处常见的画蛇例子:有个同学写《可爱的家乡》,结尾是这样写的:“我的家乡真可爱,这都是人民用心血和汗水通过劳动才改变了家乡的旧面貌,为家乡换上了新装。我爱我的家乡,大家也一定热爱自己的家乡,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吧,我相信,将来大家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这种空喊口号式的表达方式显然不可取。我告诉卡卡:
我们要摈弃画蛇添足的弊病,要锤炼画龙点睛的本领,可以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要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语言,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二是要注重作文的修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修改作文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养成阅读与修改的好习惯。
听完我的讲解,卡卡跳起来,“我要记住老师的话,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说着,从纸篓里扒出那个被它丢掉的纸团,小心地展开,在桌上摊平,取出彩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掂起纸角让我看。在“树根”的旁边空白处,写着“画龙不画蛇,点睛不添足”。
我甜甜地笑了。
附例文:
跳街舞的蛐蛐
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真是太精彩了,精致典雅的青花瓷、色彩绚丽的云锦……把我们全家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正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观看,一只蛐蛐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了客厅的地板上。
它那深色的外衣,在灯光近距离的照射下,越发光亮耀眼。不知它是突然摔晕、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还是电视中壮美的画面吸引了它、让它有感而发呢?只见它四条腿紧紧地抱成一团,整个身子蜷成了弓形,像一粒枣核一样,360度地旋转起来,就好像一个演员在尽情地跳着街舞。
它快速地旋转着,一招一式恰到好处,显得有板有眼,一点也不比专业人士逊色。我从没见过跳街舞的蛐蛐,所以也顾不上看电视了,眼睛只能死死地盯着它的精彩表演。
当我看得正专注时,老爸蹑手蹑脚地走了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盖了上去,抓起蛐蛐就扔到了窗外。
唉!看得正精彩的表演,又让老爸给搅黄了。 (4年级 丫丫童年)
偷穿高跟鞋
妈妈是个“完美时尚主义”者,我也熏陶成了一个“爱美的小精灵”。当我凝望着妈妈那款式繁多、颜色各异的高跟鞋时,心里总会浮想联翩。有时实在按捺不住了,就趁妈妈不注意,一脚插进高跟鞋里,脸上写满了享受。可是,只要妈妈发现,就会不由分说地把高跟鞋从我脚上“剥”下来,并警告我:“小孩子的脚组织很嫩,一不小心脚就会葳伤的!”可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仍然等待这机会。
“妈妈去学校加班了,你一个人在家里要听话,别捣乱!”妈妈似乎不把我“十一”年的成长当一回事,还是那样不厌其烦地交代着。我破天荒地一口答应,其实心中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哈哈,老妈一走,开始行动!
我把门插好,飞快地奔向鞋柜,挑选了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四周十分安静,可我总觉得妈妈似乎会从哪里冲过来拉住我狠狠教训一番……哎呀,我的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小了!我毅然拍了拍脑袋,郑重地理了理衣服,轻轻套上那双我自认为十分漂亮的高跟鞋。“噔、噔、噔……”我扶着大衣柜,却只敢在原地踏步。不行!好不容易才穿上高跟鞋,不走一走岂不是太可惜了?我壮壮胆子,打消了“鞋飞人摔”的恐惧心理,迈出了第一步。
“噔噔噔!噔噔!”屋子里传来高跟鞋的清响,如一曲幽幽的小令。我缓缓地行走着,生怕一不小心摔个“四脚朝天”,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走了一段“路程”,我渐渐可以自己行走了,便放开手,尝试着自己慢慢地走。正忘乎所以的时候,电话铃刺耳地响起来,我似乎忘记了高跟鞋的牵绊,居然一路冲进客厅!刚跑到沙发边,“咚”的一声,我趴在了冰凉的地板上,高跟鞋早就“砰”地飞落一边去了,似乎在怪我这个“冒牌”主人虐待了它。我哭笑不得地揉着脚掌——“哎哟!疼啊!”
凝望着寂静的夜空,我淡淡一笑。呵呵,那次“自作自受”的“写真”就这样定格在了我的记忆相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