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家长会后,乐乐写了一篇日记,乐乐妈妈转给了我,我认真阅读并回复。
美丽的瞬间
20121112晚7-9点
美丽的瞬间有很多,在生活中就有许多。不过,我这次美丽的瞬间发生在一次家长会上。说这次家长会普通,它的确普通,因为它是我们的老师波哥开的众多家长会中的一次;然而说它特殊,它的的确确很特殊,因为它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家长会在掌声中开始。我们的第一个环节为颁奖典礼,这是令同学们最欣慰的环节。
最具成长力奖和学科优秀奖,我都没有,我有学科卓越奖。当点到我的名字时,我兴奋地走上奖台。这个奖项由家长为我颁发,我的妈妈就是我的颁奖者。卓越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数学卓越可以说是“必须”的,因为很多人都说我更聪明;但英语方面可就不同了。有些同学很不理解为什么我英语能学好,我的回答是:“除了每日必背,我还要读为这个小短文长7、8倍的英语书,而且基本还能背下来。”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学得更深,懂得才多,成绩自然就好。与妈妈的拥抱,更是使我感情萌发。我和我父母的努力不仅是这两个月,重要的是还有小学,甚至我还没出生。一开始我不爱阅读,妈妈让我每天读二十分钟,习惯逐渐养成,以至于妈妈不强行管制我都停不下来;一开始我不会写作,妈妈让我每周写三篇日记,年复一年的努力才促成了我现在的笔下千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几乎遥不可及的理想在一步步的努力下终成现实。所以波哥才说:“勤奋比知识更重要!”
卓越奖是指单科九十分以上,标兵奖则是班级总分的前五名。我是全班总分的第二名,遗憾地输给了陈溪溪零点五分。波哥十分用心,给每一位得卓越奖的同学都作了诗,得标兵奖的同学更是不在话下。波哥亲自为得标兵奖的同学颁奖,并为他朗读他作的诗。他的声音是那么动人肺腑,让人刮目相看。轮到我了。波哥重重的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并读着让我“穿越李白的诗词歌赋”。这一拍,充满了波哥对我的鼓励;这一拍,蕴含着波哥对我的期待。诗歌中的信息是让我专心读书,读懂读透。波哥对我的要求比一些同学要高。孔子的教育理念为因材施教,波哥认为我的能力强,所以才给我了更高的标准。波哥不但为我们写诗,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你可不要以为它是一个笔筒、一把糖、一支笔,它是精神食粮——书。书的扉页,写有波哥给我们的寄语。这也无不是一份鼓励和期待,让我们向着明亮那方。
接下来,是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总结和波哥的工作报告。这些事对我的影响都不太大,但也都是波哥的一番良苦用心。他是帮助家长,配合他的工作,以便取得更好的收获。
家长会结束了,我开始往家走。外面下着小雨,透心凉。可我心中却依然温热。经过这次影响力颇为巨大的家长会,我思绪连绵,一路不曾间断。我一路无语,要知道,思想是在宁静中产生的。我就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走在大路上……
(字数1085)
妈妈注:
请注意,写作时间是晚上7点到9点。
经过两个月的磨砺,儿子终于发现晚饭后先看电视(《人与自然》)再写作业不是最好的安排,因为看完电视容易困。
今天改成先写作业,而且是在精力最好的时间里,先写最费心力的作业。
自己感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为儿子鼓掌!
也为自己高兴,因为我的温柔与坚定,因为我的不厌其烦的劝慰和提醒
“听雨轩”的话:
接到乐乐妈妈的腾讯私信,我正听课。结束后,打开文章的链接,我找到了乐乐的这篇文章,仔仔细细的读。反复咀嚼两句话:
教育为了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曾几何时,我们纠结、彷徨。因为现行的教育大气候,因为现行的评价机制,因为不可抗拒的应试教育。我们好像有一块儿“理想的王国”,完全按我们自己的教育理想办学。告别行政干预,告别急功近利,告别片面评价,没有脚下的镣铐,没有头上的紧箍咒。
但是,慢慢我们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到环境好了再做事情,就永远不要做事情了,因为环境永远都是无法尽如人意的。况且,我们的理想,如果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现实的考验,也更本是行不通的。
小环境要适应大环境,小环境还要影响大环境。但不违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同时,在保证国家课程落实的情况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还是大有可为的。
新教育就是这样,我们不为成绩,最后一定会赢得成绩,不为考试,最后一定不怕考试。当我们关注了孩子生命质量的时候,当孩子的生命能量被启动的时候,充满激情的孩子们,斗志昂扬的孩子们,积极上进的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的考试成绩能差到什么地方去?
联系我们的初中部,他们把每一个孩子都装到了心理,致力于点亮孩子的每一站心灯,找到自信的孩子,找到感觉大孩子,即使一时应试成绩不一定非常好,但是长远呢?况且,他们行走在有效教学的框架之下,注重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他们提倡大阅读,并不抗拒必要的精确练习,而且更认真,更严格,更追求效率。
读乐乐的日记,我想起了自己。我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偷看的《射雕英雄传》,突然发现,那傻乎乎的郭靖和自己很有几分相像,于是从此以此自居。傻乎乎地用功,傻乎乎地待人,傻乎乎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二十多年后,我发现,我和郭靖有着一样的福缘。
想起惠特曼的的那首小诗: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被放大的孩子们的善良,被放大的孩子们的执着,被放大的孩子们的勤奋,被放大的孩子们的梦想,被放大的孩子们的亲情,……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如同那教室外面的麦田,阳光普照着,雨水滋润着,土地呵护着,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我们还发愁它们不能成为麦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