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翻开词典,你会看到对“害羞”一词有这样的注解: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所以说,“害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怯懦的表现。
人们不难发现,孩子年龄增长了,胆量反而变小了。原来孩子处处想“显摆”,什么都敢问,什么都敢说。长大后却一说话就脸红,或者干脆三缄其口。有人说,孩子不“害羞”那叫“无知者无畏”。其实,这种“无畏”难能可贵。一个“无畏”的人能够“打破沙锅问到底”,从而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一个“无畏”的人同样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更多的人发现和了解自己。而“害羞”的人像蜗牛,动辄就缩进壳里,白白错过了很多风景和机遇。也许壳保护了蜗牛,然而壳也禁锢了蜗牛。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让孩子学会坦然地、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对待学习要不耻下问,实事求是。
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小学生是小手如林,争着抢着要回答;初中生多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有踊跃者有旁观者;高中生积极回答和质疑的则寥若晨星。
这跟孩子心智发展程度有关,有的孩子变得沉稳,不喜欢表现自己;有的孩子有从众心理,觉得自己不能太“另类”;也有的孩子爱面子,怕回答错误或暴露出自己“无知”而遭到嘲笑。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最根本的是要实事求是。一个人若是打肿脸充胖子,只会贻误自己。学习上的“害羞”通常是孩子自卑心或虚荣心在作祟。要让孩子把这些变成求知欲,并付诸行动。有了实力,才能真正有面子。
以此,在学习上孩子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要一味孤军奋战,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耻下问是美德。独立思考钻研固然重要,但高手点津能节约不少时间,让人顿时柳暗花明。
对待他人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人不可能孤立存在,总要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的培养不能等到孩子完成学业踏入社会的时候才开始,到那时已晚矣。
在与人打交道时,有的孩子过于孤傲,旁若无人;也有的孩子过于拘谨怯懦,默不作声。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合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差。孩子若能端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地与人交往,融入团队、适应环境等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家长引导孩子与人交往要把握这么几个原则:首先是尊重对方。尤其是对年长者,孩子要主动问好,恰当地运用称呼和谦辞。其次是要以诚待人,热情友好。人与人之间往往只隔着一道门,推开这扇们就可以手牵手心贴心。那些看似孤傲的人其实也渴望友情。有人是以冷漠掩饰自己的脆弱。孩子可以找这个年龄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从而拉近距离。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岂不是人生的快事?在这样的锻炼中,“害羞”的孩子会渐渐善谈。再次,人与人交往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若与人交往受挫,家长可引导孩子分析原因,是孩子的问题,那就及时调整改正。若是别人的问题,不妨一笑置之 ,不必耿耿于怀或惴惴不安。
因此,在接人待物上,孩子要克服“害羞”心理。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往往能赢得别人的赏识,也将建立起自己的人脉。一句主动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眼神,一抹温暖的微笑,也许就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害羞”当然也有可取之处,因为“羞耻”之心应人皆有之,而且害羞之人往往自尊心较强。不过,害羞也应有度。若因害羞而失去请教别人的勇气或错失与人交往的机会,那么“害羞”也就“害”了人。
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能靠训斥,更忌讳当众训斥,往往越训斥,孩子越怯懦。家长对孩子晓之以理的同时,也要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是屡试不爽的真理。
克服“害羞”心理,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