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古诗词原来可以这样教作文

2018-03-27 
古诗词原来可以这样教——《词五首》教后反思以前最怕教古诗词,今年九年级上册的《词五首》一课因改变了方法,让我
 

                古诗词原来可以这样教



  ——《词五首》教后反思



以前最怕教古诗词,今年九年级上册的《词五首》一课因改变了方法,让我信心顿增。



《词五首》是九上25课,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都是经典之作,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心境和情趣。对初中生而言,学习



古诗词要求背诵积累,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欣赏句子或词语写作的妙处。七、八年级时,大都是老师一言堂,告诉学生诗句意思、作者感情、词语妙处,老师包揽一切,学生只负责听讲和笔记。这样下来,学生也懒得思考,整个课堂索然无趣。学习这一课时,我尝试做了改变,感觉效果较好。



    一、学生自读、自悟、自表达。



   学习《望江南》一词时,在根据文中注释了解作者和题目的知识后,我没做任何解释就让学生自由诵读,并思考:这首词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自读两三遍后,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从“独倚望江楼”的“独”读出了女子的孤独,从“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千帆”、“不是”读出了女子的失落之情,从“肠断白频洲”的“肠断”读出了女子的伤心欲绝……因为是学生自己体悟得出来的,在朗读句子时感情自然入味。旗开得胜,有了第一首词的学习方法做铺垫,接下来的几首词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简直如鱼得水。如《渔家傲》中,学生从“衡阳雁去无留意”“孤城闭”中读出了边塞的荒凉、寒冷,“浊酒一杯家万里”中读出了思乡之情;《武陵春》中,从“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中读出了女词人的忧愁之重;《破阵子》中,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读出了作者报效国家的愿望,又从“可怜白发生”中读出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古诗词教学中,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才是硬道理。



二、老师的适时点拨不可少。



学生“动”起来了,老师不能只当裁判或录音机,而要穿针引线、适时补充。适时的补充或联系真的有拨开云雾之效果,看到学生睁大眼睛紧紧地盯着你,看着你如何给他们“抖包袱”,你心里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比如学习《望江南》一词时,学生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后,我抛出了两个问题:开头“梳洗罢”能否去掉?“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又有什么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自己刚才忽视的两句话陷入了沉思。在我补充“士为知己者死,女卫悦己者容”这一知识,并提醒学生了解“脉脉”一词在这里的含义后,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开头写梳洗罢是为了表现女子对心上人的急切的期盼之情,而“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话就像记叙文中的写景句子一样,表现了女子等待时间之长,为下文写失望之大、愁肠寸断做了铺垫。补充的“士为知己者死,女卫悦己者容”这一知识,也方便了学生理解另一首词《武陵春》中的“日晚倦出头”一句。《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学生卡了壳,我给他们讲了窦宪燕然刻石的典故。“衡阳雁去无留意”说到边塞的寒冷,我提醒他们联系“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学习《破阵子》一词时,我首先给他们介绍了辛弃疾少年抗金、晚年赋闲在家的故事……就这样或前或后,我穿插一些学生没想到或不知道的知识,带着他们徜徉在词的海洋中,和他们一起感受着千百年前古人的情思。



 



后记:教过此文后,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如果我比较满意这一课的教法,大概是因为我对学生做到了“激发、唤醒”的缘故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