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三)
韩素静
1.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对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有时候,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比如,他们想要得到归属感,但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所做的努力很笨拙,其行为就会惹人讨厌,这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他们的行为越是惹人烦或生气,他们就会越急迫地追求归属感,因此也就越发令人讨厌。(P27)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P28)
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P29)
感悟:家庭或者班级里总会有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只是招惹成人烦。但成人很少去思考他们调皮捣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也就是说,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背后掩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根。这几句话就把这个根揭示了出来:孩子想用调皮捣蛋的方式唤醒成人对他的关注,在没有这份关注之前,他们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式不被我们接受罢了。想想我们的课堂上,在小学低年级,老师批评学生后会是什么效果?大多数时候起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为什么?原来,当老师点名批评某个孩子,其他孩子听到的不是老师批评的声音,而只听到了老师点学生名字的声音,在孩子们的意识里,被老师点到名字就表明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有这样的心理,全班同学都会效仿起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关注,所以,当我们遇到特别令人讨厌的孩子时,我们一定不要抛开表面的行为去想想: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呢?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需要?记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2.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当大人扮演“超级妈妈”或“超级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就学会了期待这个世界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服务。正是这些孩子,如果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就会认为不公平。当别人拒绝侍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难过,或者以某种伤害或者破坏性的行为寻求报复。当他们寻求报复时,他们对自己的伤害往往与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甚至超过了对他人的伤害。(P30)
感悟:“谁的事情谁来做,谁做的事情谁就要负责任”,自儿子上小学起,我家就在坚持这条原则。整个学习阶段,儿子的作业一向都是他自己完成,自己完成自己检查,老师要求签字,我只负责签字,但绝对不负责检查。每当晚饭后我和先生出去散步时,邻居多问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呢?”最初我还觉得很奇怪,孩子当然是在家里做作业了。我的这个回答,换回的多是他们的奇怪,他们一般会问:“孩子写作业你们不看着吗?”
“孩子写作业家长就一定要看着吗?”今天,我终于给自己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撑。是的,作业是他自己的,把作业交给他去完成就好了,父母一味的督促或陪伴,造成的也许恰恰是孩子的责任倒置。做父母的,愈是信任孩子,孩子的表现愈能让你信任,但,当你的心里对他是不信任时,他的表现也会越来越令你不满意。灵魂,是有耳朵的,你不信任的声音即使只在心里想了想,孩子也可能已经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