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期读后感
福堪镇初级中学 袁士杰
这个假期,我觉着过得很充实。有那么些书作伴,有王小妮和龙应台相陪,徜徉于书的世界,经历于思维的碰撞,咀嚼于教育的差异,确也让我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收获颇丰。
我的收获之一是,能正视了生命的存在与离去。确实,人就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只买了单程车票,一去不复返。所有亲朋好友,任何知己伴侣,都只能目送他的离去,渐行渐远,悲也罢,痛也罢。陶渊明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现在的生活过好,幸福地活着,就是对牵挂我们的亲朋好友最好的报答。谁能保证,我们能不像龙应台83岁的老母亲一样,目睹着自己的女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你是谁?”当然,作为一个人,还需肩负起自己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抚养儿女,赡养老人,直到将这一责任转交给儿女的那一天。
我的收获之二是,见证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以及差异影响下的东西方孩子的悲与欢。应该说,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性,孩子就是个孩子,应该享受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快乐,应该有疯狂地“踢足球”那样的经历。不像我们的孩子,整天被功课和作业牢牢捆绑住,不得翻身,对疯狂地踢足球只能是“徒有羡鱼情”。
我的收获之三是,从龙应台做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父亲。16岁的安德烈抽烟了,也喝酒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可能会严厉批评,把烟酒如何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大道理义正词严地大讲特讲一通直到把孩子说的俯首帖耳为止。而龙应台却说:“这是你的自由。你可以选择抽烟,也可以不抽烟,妈妈没有权利干涉。”龙应台也爱自己的孩子,但她更懂得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她是让孩子明白,长大了,人就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的权利,应该学会为自己负责。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不是父母的影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存在于世界的生命个体,他本该拥有这份权利。爱孩子,就该尊重孩子,他会分清对与错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才会珍视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利,才会成长为一个会运用自己权利的现代公民,而不是一个只会服从和靠命令生活的人。
龙应台做母亲,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几十万言,真实记录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把孩子当做与自己平等的朋友,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敢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无奈和惶恐的真实,而不是故意装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高大全”。能让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的父母,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家长,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为父母之道。
我的收获之四是,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父母,都需要持久的耐心和细心,都需要专心。王小妮做老师,与我们相比,时间并不长,可她写了两本《上课记》,详细记载了自己上课的经历与感悟;她能对她所教过的学生逐一地记下特点,逐人列传,洋洋千言,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我们有几人能做到?王小妮用她的两本《上课记》告诉我们,老师也并非仅仅传道授业和解惑,也需要做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学者,也应该敢于反思时下教育之弊端,做一个真正为学生负责的“真老师”。不是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就是不简单。”王小妮就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因为她做了不简单的事情。龙应台做母亲,那几十万言的厚厚两本书,不就是她有耐心和细心的有力见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