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破,何以家为”, 大汉将军霍去病这句话鼓舞多少后来人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然而,霍去病年仅24岁骤然长逝,唯一的儿子哀侯霍嬗,幼年早夭,坟前徒余荒烟蔓草。霍去病没有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曾经“人比黄花瘦”的纤纤弱质李清照如何能发出如此绝望的悲鸣,因为她失去了曾经温馨幸福的家。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驻守孤城,强忍对家的渴望,他牺牲自己要保护家。
被抄了家的大将李陵,断然放弃“士”最为看重的气节,甘受千古骂名,投降匈奴!
没家的,有家的,失去了家的,无一不把家重重的放在眉梢眼底心头,“家”,到底是什么,直教人生死相许?!
儒家思想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一个人发展过程是在具备了一定的个人修养之后,才能组成一个家。只有拥有了家的力量,才有“治国平天下”的资格和能力。“家”是一道门槛,联系了个人与社会。有了家,从此有了牵挂,让自己安心,为他人信任,同时也开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家不仅仅是一所房子,也不仅仅是一份财产,家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是由亲情、血缘、责任、宽容、信心等等密密织就的一件外衣,为你遮风挡雨,给你遮羞保暖。千百年来,这件衣服几经风霜磨砺,越显珍贵。家逐渐成为一种极具凝聚力的精神寄托。而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老人。
俗话说:“家有老,赛个宝”,李密在他的《陈情表》中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子曰:“弃老取幼,家之不祥”。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就在对老人的尊崇中发展到巅峰。在此期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上都处在世界的最前列,即便是最为落后的清王朝,也用“孝”维系了它几百年的统治,康熙的“百叟宴”是表达对老人的尊崇与关怀最直接的形式。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老人,在丰富的阅历中磨砺出的通达的智慧。这种智慧正是一个家族兴盛与衰的亡决定性因素。孙悟空为什么不背着唐僧一个跟斗到西天,正是因为这种智慧的磨砺没有捷径可循,必须经须经历时间和经历的洗礼。这种智慧也不是因为他的技巧取胜,而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约束力与指导作用。“道可道,非常道”,这种智慧是以一种“道”的形式存在,似有若无间,构筑了一道稳定而坚实的道德长城,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稳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不可否认,这种“道”有其反面例子的存在,但是,整体上却让我国发展成为令人向往与怀念的“礼仪之邦”,“君子风度”、“民风淳朴”。
“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俗”即社会风俗。老人不教育下一代,小孩子不学习,是社会风气的不祥。“农民工”、“留守”、“单亲”、“遗弃”、“八零后”、“富二代”等等,这些热门名词背后隐藏社会问题正是社会风俗不祥的具体表现,是传统道德秩序沦丧的结果!而老人核心地位的消失,则是其根源。
我记得一则公益广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守着一桌子好菜,失望的喃喃自语:“都忙都忙……”什么是忙呢?国家大事忙不忙,在古代,如果碰到父母丧亡,再重要的事也要放下,“丁忧”三年。“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父母死了,即使国君也要在即位后三年不理朝政,何况平民,苏轼即是一个。夫妻感情亲不亲,即便两地分居,也要留妻子在家照顾父母儿女。岳飞又是一个。个人事业重不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徐霞客还是一个。还有《颜氏家训》、《傅雷家书》,这一个又一个,哪一个的成就我们能与之比肩,可他们绝不推卸自己该担负的家庭责任。
这则广告让人心酸,社会现状更让我们心忧:我们为流着眼泪奴役父母的人“感动”;我们为喝着父母血汗的优秀学子“加油”;我们向牺牲了儿女的模范“致敬”……家,成了成就自己的祭品!“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我们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家!
没有了家庇护,人常常会走极端!
请为我们的家做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