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而有这一做法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同时,只有10%的中国学生经常提问,而美国大学生有这一做法的约有63%。
中国大学生不愿或不敢提问,固然与性格、文化有关,但更多与多年的教育有关。关于中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具体数据的比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学生接受的教育为后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大多向孩子灌输“听话”的思想,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当一个乖宝宝。这样的孩子对权威顶礼膜拜,对师长言听计从,似乎很省心。但从来都不提问题的孩子,其实是“问题”孩子。习惯当一个听话的孩子,不多动脑筋,人云亦云,这其实是很可怕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应声虫,很难有创新精神。
培养孩子敢于质疑,鼓励孩子大胆提问,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唯有敢于提出问题,才会主动地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才会是创造型人才。
孩子小的时候总有许多个“是什么”“为什么”,睿智的家长会为此感到欣喜,可惜的是有的家长漠视了这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少问家长“为什么”,因为父母在他的眼中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他充满好奇地去问,往往会被泼冷水,甚至遭到家长怒斥。孩子提问有时会“冒犯”家长,但这种碰撞常常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
家长不喜欢孩子提“乱七八糟“的问题或是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因为循规蹈矩的孩子省心,而且,现在的成才模式要求一切规范化、标准化。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是与“标准答案”有偏差,那就是白搭,就是冒险。所以,不少家长不让孩子“操闲心”,不允许孩子把精力放在“无用”的问题上。其实,结果重要,思考的过程更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不同见解表达出来,可以和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换意见、交流探讨中能加深理解、增长见识,也让孩子的思维更有宽度和深度。所以,疏胜于堵。
让孩子敢于提问有时也需要家长有童心和耐心。童心是家长也常怀好奇之心,向孩子示弱,向孩子请教“是什么”“为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耐心就是听孩子说,做个“大耳朵”“小嘴巴”的家长。
学会聆听很重要,我国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认真聆听是一种学习,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学习不是仅仅聆听就可以的,还需要用心思考,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主动地表达出来。你看,“聪”这个字有“耳”、有“心”,也有“口”。积极地才参与进来,善于发现问题并勇敢地提出问题,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