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事作文的环境描写打一套组合拳
这里所说的“环境描写”,不同于游记作文中和感悟风景的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它指的是,在以叙事为主的作文中,作为人物和情节的背景来辅助叙事,为提升表达效果而出现的环境描写。它们的区别在于:景物描写往往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展示给读者看的内容;而环境描写大多不是作者展示给读者看的主要内容,而是一种烘托叙事效果,传达微妙情绪,增强作文感染力的技巧。
一、认识叙事为主的作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中小学生并不重视叙事中的环境描写。原因很简单:环境描写是一种与叙事的关系最不密切的描写。尤其是那些比较集中的环境描写,使用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叙事效果,增强叙事的美感,暗示出更丰富的情感;不使用,似乎也没什么,情节依然是完整的。
在几种描写手法中,动作、外貌、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物。人物是情节的执行者,所以就算不是有意地要在这几种描写上写出效果,仅仅只是出于叙事的需要,也会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这几种描写。唯有环境描写不同,如果不是作者主动去做,那么环境自己参与到情节中去的机会是极少的。因为,当我们讲述生活中一个客观事件时,环境并不是必需的要素,一个情节很有可能会因为人物的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种心理变化,而被推动,但是,很少会因为一个普通的、静止的环境而被改变。环境与事件本身的联系比较薄弱,这一特点或许正是中小学生作文不重视环境描写的原因吧。
然而,在记叙为主的作文中,环境描写偏偏有着它自身特殊的作用:人物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具体环境紧密联系着。因此,环境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它对反映现实生活,刻画和烘托人物,表现主题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主动有效地运用环境描写于自己的作文中,正是一种能够驾驭作文的具体表现。因为环境与事件的关系是一种模糊的关系,我们能够察觉到,却又不容易分析得明白,所以,同时关注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相对于只关心情节本身来说,显然是一种更为成熟的作文思维。
我们来看6年级学生余音绕梁的《沉默的鞭炮》:
沉默的鞭炮 余音绕梁
不知不觉,又一个新年来临,年的味道飘满了小村子。
正月初一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老家的院子里放一挂长鞭,是为了求得个吉祥。院子里很寂静,也很空旷,因为好久没有住人了。
鞭炮点燃了,说是五千响,约莫放了将近两分钟就没了声。进院时,无意间看到一只狗在隔壁人家的走廊尽头懒洋洋地躺着,可能是因为鞭炮声来得太突然并且如雷贯耳吧,那狗连蹦带窜地撒丫子跑了,不一会便没了影儿。远处,迎着初上的太阳,不时的传递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春节的喜庆。
终于,鞭炮放完了,我紧捂着耳朵的手才敢放下来。地上铺满了一大片红红的炮屑,像撒了一地落花,立马为这院子增添出了生机和喜气。我刚想走近前看看,没成想,就在这时,连续的“咚咚”两声,吓得我一下子后跳几步。“什么情况?”我绕过呛人的烟尘,望着刚落地的冒着烟的炮仗的残骸,才恍然大悟。“两响迟到的炮哦!”
霎时,我脑子里弹出一句鲁迅先生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两响炮仗,不就是在沉默中爆发的么?他们就像北归的鸟儿中两只掉队的大雁,他们就像行驶的火车中两节脱落的车厢……要不是我躲避及时,很可能会有危险的事情发生。
是啊,节日燃放鞭炮,欢乐之时,一定要警惕那些沉默的鞭炮啊!
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作文,它就注重了环境描写。文章开头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春节到了,村子里飘满了年味。接着写回到老家的院子里放鞭炮求吉祥的事。看似随手点了一笔特定的环境——“院子里很寂静,也很空旷,因为好久没有住人了”。这简短的环境描写,却指出了现在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部分人口转移到了城市,老家的院落就空闲了下来。如果不用这个环境描写,就需要写一段话来解释。而文章第三段写了一只狗,在鞭炮声中“撒丫子跑了”,其实并非闲来之笔,一是烘托了放鞭炮的热闹气氛,二是在暗示隔壁人家也是一个空院落,像这样移居城镇或在外打工未归的农家不在少数。即使此时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也可以想见到小村中的清淡冷落。
第四段也插入了环境描写:“地上铺满了一大片红红的炮屑,像撒了一地落花,立马为这院子增添出了生机和喜气”,这显然在交代小作者自己的感情。读到这里,我们眼前也会再现出燃放鞭炮时的热闹景象而生发出一些节日的喜气来。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强调了一些风格强烈的、能立刻引发读者丰富想象的时间和地点,如“正月初一上午”、“老家的院子”;还把一些表现力强、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寂静”“空旷”与环境要素组合起来,让笔下的环境更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环境描写部分,假如都删去,这篇文章照样是通顺的,表意也完整。但是,有了这些环境描写,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比没有这些描写的,要丰富得多,强烈得多,生动得多,同时,环境的美感、实感,也会起到潜移默化读者感情和认知的作用。
二、在叙事为主的作文中打一套描写的组合拳
即然在记事为主的作文中,环境描写有着独特甚至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还是作文思维趋于成熟的表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环境描写意识和技能呢?
如果单独地说如何如何在记事中进行环境描写,有些同学可能会有顾虑,为了化简记事文中环境描写的畏难情绪,我们可以使用——描写的“组合拳”。也就是把“环境描写”与其他描写相结合,同叙事交织在一起 综合起来使用,因为我们对其它描写手法都比较熟悉,写来也顺手随意。
其实,环境描写并不像我们习惯于看到的那样,集中出现,单独成段,而是经常与其他各种描写结合在一起,环境要素是逐渐呈现并得到完整的。一般说来,环境描写几乎可以和所有的描写手法相融合,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我们在叙事过程中,如果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描写来服务于表达时,哪怕是一半句话的简要描写,也要引起自己的注意。一旦形成了对环境关注的习惯,我们的记事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我们来看五年级学生董金钊的《无路?有路?》一文:
无路?有路? 董金钊
寒假里,再次攀登我爬过N遍的玉阳山,但这次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像往常一样,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好“粮草”,约上朋友,驱车向玉阳山进发。一路风清笑甜,眼前不断变幻着大自然的图片,为大家开启了愉悦的心境。很快我们来到山脚下。山说不上高,更说不上奇,但也自有它的特色——林密、草茂、路曲、坡陡,每次爬上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开始登山。我望望熟悉的山径,本打算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去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可到了半山腰的时候,朋友却提意换一条路,去别的山头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我本来好奇心极强,就与父母打了声招呼,和朋友一起向着那个山头进发。
刚开始,还有路,慢慢地越走越艰难,最后连路也没有了。到处是齐人深的杂草,还有不少隐藏在枯草下面的暗坑,稍不小心踏进去就会人仰马翻;脚下很滑,要是失足跌进山谷,准会摔得粉身碎骨。此时心里难免紧张,四周静悄悄的,连个虫子的叫声也没有,气氛也变得阴森起来。我们相互鼓励着,打起十二分小心,用木棍劈荆斩棘,试图开出一条路来。有好几次我们都想打退堂鼓,可回头看看西坠的落日,知道返回来不及了。于是,只好鼓起勇气,用木棍,用手,用脚拨开一道道障碍,从杂草乱石中挤出一条缝,朝着山顶小亭的方向一点点挪动。
终于,我们来到了山岗,此时我已经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但是,心里的那份喜悦是无法掩饰的。站在小亭下向西望去,我们大声呼喊着——玉阳山,我们征服了你!此时,回声在远方缭绕,只见夕阳被小山挡住了半边脸,余辉把天空染得通红,云是红的,山是红的,树是红的,我们的脸也是红的,我们陶醉在这迷人的红火的世界里。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回头看,我们走过的小路已经没有了踪迹,深深的荒草把我们的足迹全都藏匿了起来。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顺着大路下山,阳光渐渐消失在身后,一种神秘的气息也在四周弥散着……
玉阳山是这样的一座神奇的山,每次攀登都有不同的韵味,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鲁迅先生说过的话:“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
这篇文章在环境描写方面是做了细心处理的。一是在记事中,特意嵌入了环境描写。如,第二段中的“一路风清笑甜,眼前不断变幻着大自然的图片”,显然是烘托愉悦的心情的。而后简要描写玉阳山“山说不上高,更说不上奇,但也自有它的特色——林密、草茂、路曲、坡陡”的特征,让我们对玉阳山留下了一个比较可感的印象,这是衬托登山的感受的。如果没有这些描写,文章直接从到达山下,写开始登山,也未尝不可,但在感情抒发上明显地单薄,也缺少了感染力。
文章往下写,小作者就开始打起来环境描写的组合拳。
①与动作描写相结合:“刚开始,还有路,慢慢地越走越艰难,最后连路也没有了。到处是齐人深的杂草,还有不少隐藏在枯草下面的暗坑,稍不小心踏进去就会人仰马翻;脚下很滑,要是失足跌进山谷,准会摔得粉身碎骨”,极写山路的险,深草、暗坑、滑路,让我们也产生了危机四伏的感觉。正因为是动作与环境描写相结合,才强化了这种真实感和紧张的气氛。
②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此时心里难免紧张,四周静悄悄的,连个虫子的叫声也没有,气氛也变得阴森起来”,“好几次我们都想打退堂鼓,可回头看看西坠的落日,知道返回来不及了”。这里突出因无路可走而难免紧张和不得不往前走的无奈心理。如果没有这句环境描写,当时的紧张、无奈的情绪就无法真切生动地表现出来。
③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于是,只好鼓起勇气,用木棍,用手,用脚拨开一道道障碍,从杂草乱石中挤出一条缝,朝着山顶小亭的方向一点点挪动”,这里的动作细节描写中暗暗地杂入了环境描写,为我们展示出艰难地爬山图画,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爬山者的勇气与坚毅。
④与语言描写相结合:“玉阳山,我们征服了你!此时,回声在远方缭绕,只见夕阳被小山挡住了半边脸,余辉把天空染得通红,云是红的,山是红的,树是红的,我们的脸也是红的,我们陶醉在这迷人的红火的世界里”。把战胜险阻,攀登顶峰的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张扬了出来。
下山时,小作者仍然不忘用环境描写来渲染一下玉阳山的神秘气氛:“阳光渐渐消失在身后,一种神秘的气息也在四周弥散着”。
请大家注意,这种把环境要素融合在其他描写之中逐渐呈现的行文方式,不仅能够巧妙地把环境要素补充得越来越完整,而且会把关于环境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地带给读者,让这个环境带上浓浓的美感。这些关于环境的想象,会有效地影响到读者对环境中人物的理解,于是文字的表达效果就变得丰富多彩了,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更加丰富和强烈的感受。
如果说那种篇首就出现的大段而集中的环境描写像是一个布景,为舞台上演的情节提供了一个既定的时空,那么,这种把环境要素融合在其他描写之中“打组合拳”的方式,则像是流动而变幻的水,浸润了每一个叙事环节,让叙事过程始终闪耀着环境的色彩,让环境不断地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感受,把环境描写的感染力发挥得更加充分、鲜活。
让我们也来试试身手,为记事作文的环境描写打一套组合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