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研究所,其实不过是每月200元租来的一间不足40m2的旧农舍和几台从破产企业买来的旧机器。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年已55岁的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谈何容易。
经过一番拼搏,尹明善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赚了500万。有了资金作为后盾,他拿出50万元开发新品种。之后,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和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相应问世。这两种发动机都是“全国惟一”,一举畅销。忙不过来的时候,尹明善公司的人员干脆就到飞机场进行包机发货,创造了摩托车行业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产品的销售红火,为尹明善带来了滚滚的财源,在这两种“全国惟一”的发动机上,他就赚了3100万元。
65岁时,尹明善又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大冒险——造车。
“总有人对我说,力帆现在才造轿车,是不是晚了点?但我的回答是:‘革命不分先后,造车不分早迟’。”尹明善说:“世界经济规律证明,领跑的人多半做不了冠军,所以力帆还有机会。”
2004年底,力帆就宣布要推出重庆市首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我们要学习本田和铃木,由摩托车行业投入汽车制造行业。”尹明善说。
事实上,2009年一季度,力帆汽车在第一季度销量惊人地达到了72%的增幅。对此,尹明善的态度仍然谦逊:这得益于国家汽车下乡的政策。我觉得党和政府确实是保增长的坚强后盾,在适当的时机推出了许多政策,让中国的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钱花得少一些,也让车子得到了更多的市场。我用三句话来总结:消费者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在出口方面的目标,尹明善表示,力帆汽车去年是中国第三大家用车出口商,今年打算至少要保持第三,如果可能的话就冲个第二,因为中国的汽车在国内销售量蛮大,但是在全世界太少太少。
风暴过后是机遇
尹明善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肯定在美国的份额下降,这给中国的企业留下了一些机会。“钱多买品牌,钱少买实惠”。外国人钱多的时候一定要买品牌,现在钱少了,中国车蛮实惠的,也安全,所以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发达国家的经济是有着摩天大楼的豪华餐厅,而中国经济就是支着帐篷的大排档。”
他对记者表示,只有在大灾难、大动荡、大混乱、大改组的情况下,原来那些庞然大物才会轰然倒下,新兴力量才能获得发展空间,才能后来居上。
在尹明善看来,要抓住机会,为企业带来大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让企业业绩平稳持续地增长。“对于力帆这个年出口额5.7亿美元的重庆市出口冠军来说,如何做好海外市场,是企业能否在2009年提升业绩、进一步做大做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稳定的关键。”
面对力帆在实践自己“不裁员”承诺时的压力是否很大的问题是,尹明善有自己的考虑。
“一个企业在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裁员是很正常的事,也不会造成社会问题,政府、媒体、银行都不会责怪你。但在当全国的经济减速,就业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再去凑热闹裁员,全社会都会指责你,政府、群众、银行都会对你另眼相看。而且力帆上百亿的资产不是尹明善一个人能创造出来的,而是由所有力帆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力帆的今天。用党中央的话来讲,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应该让全体人民共享。力帆的发展依靠员工,发展的成果也要全体员工共享。特别是现在,国家经济正处于逆境,民营企业家更应该站出来。”
他表示,许多人包括我们力帆的一些高管都劝过我裁员。但是我给他们算了这么一笔账,即使把这1500个员工不减薪不下岗全都养起来,力帆每年的支出也就是2000万元,而国家和政府给了我们力帆的却远不止2000万。首先是增值税转型,力帆这几年大发展,每年购买设备至少一个亿,转型后力帆每年可以少上交1700万元增值税;然后是贷款利率下调,2008年央行下调了216个基点,力帆的贷款刚好是10个亿,这样就可以少交2160万元的利息;还有摩托车出口,去年年底,一个月内退税率连续两次上调,累计提升了5个百分点,力帆每年将因此增收1亿元;此外重庆市政府还设立专项出口奖励基金,每出口1美元将奖励2分钱人民币,以力帆08年5.7亿美元的出口规模来算,还可以得到1140万元的纯收入。再加上摩托车下乡、1.6L排量以下汽车购置税减半等行业扶持政策,2009年,力帆即使在规模不增大的情况下,依靠政府给的政策,增收和少支就能增加1.5到2个亿。
尹明善正在用自己提炼的最淳朴的商业理念,鼓励麾下员工,也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他说
◎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保出口就是保就业,找老乡更要找老外。
◎人生最大的毒药就是后悔。
◎革命不分先后,造车不分早迟。
◎拿破仑的军队为什么常胜?因为他行军的速度是每分钟130步,而其他欧洲军队只有70步,过去我们靠创新打下天下,如今只有力度更大,方法更好,才能守住江山。
◎我有很多希望,要在有生之年一一点燃。
◎感谢上帝,给我安排了今天的角色。我曾经梦想过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而现在看来,似乎只在企业家这个位置上,生命才变得如此厚重——因为我有了使命感,对企业、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