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刘邦般的带头人”
对新东方的管理模式而言,俞敏洪说自己虽是个“甩手老板”,但对“千里马”也有着自己的识别标准。
“其实刘邦并不怎么会打仗,但特别能用人才去打仗,通过人才的使用和配备,具有融合人才的领导才能。身边的几个朋友有这样的特质,他们不一定懂行、不一定很能干,但却能通过科学配置发挥手下人才的最大优势。”于是论人才时,俞敏洪觉得一定要找像刘邦那样的。
俞敏洪说,在小企业里,人才的平衡也是特别重要的话题,这个其实跟家庭管理一模一样,家里生了几个孩子,有的父母把孩子彻底宠坏,有的父母把孩子教得很好,并且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你招一些人,你把他们宠坏了其实是害了你自己,如果管好了,对你自己有好处。
对俞敏洪而言,现在的新东方有两种人才,一种是短期人才,一种是长期人才。“长期人才跟你公司的发展目标,跟你的价值相同,更跟着公司一同成长;短期人才是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这样的人才随时可以选,对文化、对公司不会有太大影响。我这里有阶段性人才,而不是贬低阶段性人才,就像我的CFO,他不可能在新东方待一辈子,现在算一下,我用下一个CFO只需用一半的钱,干同样的活。”俞敏洪感叹道,提携新人才的重要原因,主要是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对话俞敏洪
没有智慧有钱反而变得更愚蠢
记者:你曾经说过,要拥有企业家精神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是哪四个条件?
俞敏洪:能称之为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1、必须推动经济繁荣;2、必须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企业家做生意的同时是否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是判断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标准;3、必须能够创造共享的机会,包括技术的共享、机会的共享等;4、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记者:新东方上市后公司运转很正常,也很顺利,未来你的个人目标是什么?
俞敏洪:实际上比较简单,首先是要把新东方做好,如果这一点能做到,也许我会慢慢从总裁和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然后去做几件大事。
第一,每年资助500-10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这已经在做了;第二,我希望能以上市公司股份换到的钱,去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我希望它是一所包括经济、法律、商学、哲学、宗教等的小型人文精英大学,并且能够做成中国一流的私立大学;第三,如有闲暇就多读点书,然后到世界各地多走走。
记者:你已经是中国最富有的老师了,现在对财富是什么概念?
俞敏洪:我觉得之前说的一句话挺合适的,叫做“有财富未必有人生,有人生未必无财富”。就是说一个人有钱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就完美、就比别人高。人生境界的高低和一个人一辈子过得值不值、有没有钱是没关系的。有智慧的人有了钱,会用钱让自己的人生更完善、更丰富、更完美;而没有智慧的人有了钱,会使自己变得更愚蠢。
记者手记
俞老师心中永远的“大学梦”
无论什么场合被问及梦想时,俞敏洪都会讲述他的“大学梦”,那时他又从商人回到了“俞老师”的状态,对他而言,也许这时的自己更为真实。
在俞敏洪看来,“办学梦”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俞敏洪说,自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喜欢到处跑,一所大学是他老了之后能够想到的最好去处。对于新东方而言,做市场和做教育终归不能统一,这样的“冲突”,是俞敏洪心头的一个疙瘩。
个人简介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15日,江苏省江阴市人。1985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并担任校长。(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作者: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