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运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关于法律解释,下列哪一个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
A.西方罗马帝国汇集的《学说汇纂》为对罗马法的无权解释
B.历史上,学理解释曾经在不少国家成为法律渊源
C.法定解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D.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实施法律的前提,也是发展法律的一个方式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罗马帝国汇集的《学说汇纂》为对罗马法的有权解释
2.甲乙原是至交好友,后因琐事反目,甲在工商部门工作,乙为个体经营户,甲为了报复乙便以行政检查的名义频繁前往乙的商店进行骚扰,致使乙疲于应对,客人也对乙的经营说三道四,使得乙亏损巨大。对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执行的合理性原则,没有保护乙的信赖利益
B.甲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执行的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是出于不正当的行政目的
C.甲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执行的合法性原则,甲的执行程序不合法
D.甲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执行的合法性原则,甲的主体资格不合法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为执法过程中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由题目可以看出,甲执法的目的并不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出于报复的目的,显然行政行为是出于不正当的目的
3.某地法院在审理一起不服道路运输管理行政处罚案件中,相对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既违反了交通部《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也违反了该省政府制定的《××省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条例》,该管理条例与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使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法理,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正确的?( )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决定适用处罚规定还是管理条例
B.由该省人大常委会决定适用管理条例
C.由国务院提出裁决,认为适用规定的则直接适用规定;认为适用条例的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D.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司法解释来决定适用条例还是规定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是关于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冲突时的选择适用问题根据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的效力,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政府规章时,适用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认为适用部门规章时,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适用部门规章还是地方政府规章在本题中,处罚规定是部门规章,而管理条例是地方政府规章,所以选项C正确
4.关于法律推理,下列哪一个选项不能成立?( )
A.法律推理是在法律论辩过程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
B.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
C.在缺乏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律原则、政策、法理和习惯都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
D.法律推理是通过职业自律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本国现行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提法太宽泛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
A.法律适用的过程和法律证成的过程是不同的过程
B.法律证成有外部证成和内部证成的区分,前者指法律决定须按一定的推理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后者指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
C.确认特定案件的大前提即法律规范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法律规范的语言进行解释的过程
D.内部证成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理规则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A项表述错误,法律适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B项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表述反了C项错误是因为对法律规范的解释不仅仅包括语言,而且必须把它放到整个法律体系当中来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6.《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关于这一规定,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由于规章只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参照,所以规章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
B.人民法院发现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C.人民法院发现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规章的规定
D.当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优先适用国务院部、委的规章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选项A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但规章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故A项错误B项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部门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发生矛盾时,应当报由国务院裁定,因此选项D错误
7.关于违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
A.违法的后果是承担法律责任
B.违法行为可以导致新的法律关系的产生
C.违法必然要求有故意或过失的存在
D.违法必然存在积极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正确答案:AB 解题思路:违法行为本身作为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导致新的法律关系的形成,其后果是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包括了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并且并不必然要求有故意和过失的存在,如某些无过错责任
8.2008年2月,为指导下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法律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属于法官造法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该解释属于司法解释,因此选项A错误;司法解释只是司法机关裁判的参考,效力等级不能与法律条文相比,因此选项B错误;司法解释不属于法律,不能认为是法官造法,因此C项错误
9.下列对法律执行的特征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
A.法律执行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委托组织,这些主体的执法权源于法律的赋予,体现了法律执行中的合法性原则
B.法律执行的内容非常广泛,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涉及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C.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执行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完全依照国家机关单方面的意志进行,不需要相对人的请求和同意,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
D.法律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的一项权利,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所应当承担和履行的一种职责,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考查法律执行的特征就主体而言,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法律执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法律执行的活动具有单方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主动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单方性并不是说法律机关可以武断地行事,而是说执法机关的意志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还是需要保障相对人应有的权利的,在作出重大的决定时还是要允许相对人申辩
10.周某自己挣钱买了一套房子,其父再婚又离婚后无房可住,便来投靠周某。后父子不和,周某起诉让父亲搬走。一审法院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儿子享有房屋产权判决父亲搬出;二审法院却从"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出发,认为父亲有随周某居住的权利。下列对这个案件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
A.这主要是由于法官分析案件的方法和法律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
B.法官在考虑案件时既要进行复杂的法律思维,还要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对不同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不同价值给予恰当的判断和利益的平衡
C.法官分析案件的过程中包含了技术性,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
D.在审判的过程中法官所拥有的较大自由度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法官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个案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分析案件既包括了技术性的分析,同时还包含了价值判断,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和法律价值社会时时刻刻在发展,法律一旦制定后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处理新出现的情况,必须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另外法律的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权审判案件恰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统一性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包括四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可以成立?( )
A.法官进行的审判括动,其实质就是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运用到具体的法律事实中,从而得出法律上的结论
B.在通常情况下,文义解释的方法是审判活动中最先使用的一个基本方法
C.审判活动中的法律价值判断实际上是在价值、利益、历史、目的四维因素作用下的综合作业
D.在审判活动中运用法律推理时,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与规则,来防止法律推理中的司法主观主义和专断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题中的四项都是正确的审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应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公正实施
12.B银行的一台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储户甲在该取款机上取钱时发现,其可以取出的钱远远多于自己账面存款数额。甲一时贪心,从该取款机上多取出数十万元。B银行发现后报案,甲因盗窃罪被起诉。对于该案,法官甲和法官乙有不同的见解。法官甲认为,应当适用《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法官乙认为,立法者所指盗窃金融机构,应当主要是指盗窃银行金库、运钞车等行为,从取款机超量取款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并不严重,只是一般的盗窃,不应该适用这一特殊条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 )
A.法官甲在此案中使用了辩证推理的方法
B.法官乙在此案中使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C.法官甲对《刑法》第264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体系解释
D.法官乙对《刑法》第264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目的解释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法官甲使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法官乙使用的则是辩证推理的方法,因此AB项错误法官甲的解释是文义解释,因此C项错误
13.下列属于正式法律解释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
A.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公路法》中征收燃油税所作的解释
B.某刑法权威学者在担任辩护人时对《刑法》第68条所作的解释
C.某法官在审理一民事案件时对《合同法》第59条所作的解释
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作的解释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正式的法律解释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约束力,所以ABC三项都不属于正式解释,只有D项属于正式法律解释
14.关于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一或哪些选项?( )
A.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的运用仅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司法机关不能任意进行
B.法律拟制是一种法律上的拟定,即使真的事实相反,也不允许举反证推翻
C.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有助于事实的确定,自身没有局限
D.不能够依据政策、习惯对某一事实的存在与否进行拟定
正确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法律推定是指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某一事实存在与否时,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周围的情势加以推定法律拟制则是基于公益的需要,对某一事实的存在与否、存在意义,依据公理、政策等加以拟定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都是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故司法机关不能任意进行法律拟制是为了公益的需要而进行的拟定,其实质是为了平衡法律价值的冲突,即使是事实与拟定的完全相反,也不允许反证推翻,这也体现了它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法律推定毕竟是一种主观的产物,虽然说也结合了已_知的事实和情势,但还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不如运用经验法则;经验法则的适用具有条件性和事实推定的主观性等方面CD两个选项都没有把握好法律推定和法律拟制的相关知识点
15.某气雾剂公司生产的长式炉燃气罐属于不合格产品,某厨房配套设备用具厂生产的卡式炉的质量存在缺陷,甲在使用时发生爆炸,其女儿脸部大部分受伤并且留下疤痕,法院查明上述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在诉讼中,甲要求被告赔偿其女儿的精神损失费,被告均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均不认为其应当对精神损害赔偿承担责任,理由是法律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确实没有规定)。法官在判决中却支持了甲的请求,法官对此在判决书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的原则和司法实践掌握的标准,实际损失除物质方面外,也包括精神损失,即实际存在的无形的精神压力与痛苦。原告在事故发生时尚未成年,烧伤造成的片状疤痕对其容貌产生了明显影响,严重地妨碍了她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除肉体痛苦外,无可置疑地给其精神造成了伴随终身的遗憾与伤痛,必须给予抚慰与补偿。"法官在这个案件中使用了下面哪一或哪些推理方法?( )
A.归纳推理
B.辩证推理
C.演绎推理
D.模拟推理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中法官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了价值评价,所以为辩证推理,而归纳和演绎推理则是形式推理
四、论述题:要求应试人员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题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流畅、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16.材料:2010年1月公安部、中央文明办联合部署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坚决遏制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各地要坚持严格执法,依法严肃查处醉驾、飙车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酒后驾驶要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延伸,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阶段性、区域性整治行动,严查超速、客车超员、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态势。同时要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要抓源头,着力提高人的文明交通素质,和各种交通陋习作斗争。广泛传播道路交通安全理念、规则和常识,继续扩大"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覆盖面、影响力。
问题:法律的实施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公民的守法状态不但受到其法律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状况、道德状况、法治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改善公民守法水平的建议。
正确答案:
守法即遵守法律,是法律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法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立法者制定了法律,除了依靠国家机关执行法律、适用法律外,主要靠全体社会公民积极遵守。如果法律得不到普遍遵守,那么立法目的难以达到,法律权威和尊严也会严重受损。人们守法的根据和原因十分复杂,不但受到自身利益的需要、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社会压力的影响,还受到从众的心理和习惯等经济、伦理、法律、心理等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可能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而守法,也可能基于从众的心理而守法,也会因为受到压力而守法。守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主观方面包括法律修养、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等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素质,在客观方面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法制条件等的影响。要改善人们的守法环境,就应当从以上影响因素入手。主观上的改善包括,通过普法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水平,通过教育的调整,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而客观方面,应当首先要保证良好的法制环境,即从立法上保证法律规范的清楚明了、界限分明以及及时公布,其次要维持良好的政治环境,尽量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政治制度民主等,最后要改善相应的执法经济条件,包括改善执法的物质条件,具体到本案中就是包括安装更加先进的道路监控系统,启用更加先进道路监察系统等等。
17.英美法系普通法的"遵从先例原则"要求类似案件给予类似对待以保障法律的可预测性,又发展了衡平法系统来保障法律的正当性。请结合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论述法律决定的确定性和正当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法律人适用法律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获得一个合理的法律决定,包括:(1)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2)法律决定应当具有正当性。可预测性和正当性是合理性的要求,也是法治的要求。法治包括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保证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就要避免法律人的武断和恣意。保证法律人避免武断和恣意要求法律人按照法律的规范去做,应该用法律程序来约束法律人的行为。可预测性和正当性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因为有时一个法律决定,是按照一个程序作出的,是有可预测性的,但未必是一个正当的法律决定。而有时一个法律决定又不是严格按照程序做出的,没有可预测性,但这个法律决定不一定不是一个正当的法律决定。两者是一个紧张关系。如果两者发生了矛盾,要坚持可预测性优先。可预测性优先其实就是在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两者作价值选择时,要坚持程序的优先。程序优于结论这也是法律人应该具备的法律思维,也是法律思维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