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这种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当以适宜刺激作用于该感受器,只需很小的刺激就能引起感受器兴奋。例如:光波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具有转换能量形式的作用,可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刺激形式,转变成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梢的电反应(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或特殊的感受细胞的电反应(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发生器电位和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它们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其幅度与外界刺激强度成比例,且不能做远距离的传播,而可能在局部实现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新的电信号系统即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称为编码作用。因此,感受器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动作电位的同时,也实现了编码(encoding)的作用,中枢就是根据这些电信号序列才获得对外界的主观认识。
根据在多数感受器实验中得到的实验资料,刺激的强度是通过单一神经纤维上冲动频率高低和参加这一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多少来编码的(图)。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以恒定强度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的脉冲逐渐下降,主观感觉可减弱或消失,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适应分为快适应和慢适应。
快适应:受到刺激时传入冲动衰减迅速。如嗅觉感受器“入芝兰之室,久闻不觉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其功能在于很快适应环境,不断探求和接受新的刺激。
慢适应:在刺激持续作用较长时间后,感受器电位和传入脉冲仍然持续在很高水平。如温度感受器。其有利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