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l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动机说。
2.D 【解析】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需要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 C 【解析】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被称为学习期待。
4. C 【解析】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 三个阶段, (一)社会规范的依从; (二) 社会规范的认同; (三)社会规范的内化。
5. A 【解析】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ll%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l.5%通过触觉,l%通过味觉。由此可知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因此,答案选A。
6.D 【解析】略
7. D 【解析】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8. B 【解析】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效度。
9. B 【解析】略
10.A 【解析】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能力。
11.D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17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
12.B 【解析】抑郁症是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13.C 【解析】略
14.C 【解析】有机体学会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它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进行反应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刺激分化。
15.D 【解析】桑代克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效果律。学习规律中效果律指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
16.B 【解析】略
17.A 【解析】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
18.A 【解析】略
19.A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模象直观。
20.D 【解析】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遗传得来的。
二、填空题
1.学校
2.结构社会
3.认知
4.维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5.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6.调节策略
7.个别化教学
8.双项交往类型 多项交往类型
9.练习律准备律
10.桑代克
三、简答题
1.对精细加工策略的理解可以从其含义和种类两方面来分析:
(1)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如果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的越多,能回忆出该信息的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回忆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2)精细加工策略的种类:如,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2.(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辩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①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②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强调内部奖励。
3.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作用表现在:
(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3)指引学生学习。
5.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有: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
(2)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高效率;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四、论述题
1.这说明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首先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所谓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质量。
2.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相反,如果学生对老师具有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地被接受并努力去执行。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与爱护集体等良好品质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