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2013-03-02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买质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个体以外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偶然的表现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第二节 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批判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自律阶段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三、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万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柏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强调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是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个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尊重品质。
  (一)社会参与经验
  (1)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促使青少年联系他人反思自身,从而改善道德观念和行为。
  (2)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可若干年后自愿参与社会的行为。
  (3)另一些社会参与经验,包括参加学校管理和社会政治运动,还可能提高成年期(10~30年后)参与政治活动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可能性。
  (二)道德同一性
  道德同一性包含两层含义:
  1.自我认同。2.寻求超越性意义。
  (三)对人性的尊重
  道德同一性具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对社会的尊重。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根据有关研究与理论,可以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四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
  1.亲历学习;
  2.观察学习。
  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二)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三)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三、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第五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价值澄清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7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1)自由选择。
  (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2.赞赏阶段
  (1)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2)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
  (1)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四、群体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五、赏罚控制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