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二(3)

2013-02-07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自19世纪50年代似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教育进入了多元化阶段。

  2.A[解析]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主要规定的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第一次概括。3.A[解析]遗传素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

  4.A[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

  5.B[解析]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B[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7.C[解析]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8.B[解析]德育评价要求过程性、多元化、客观性和质性化。题干说的是多元化的要求。

  9.B[解析]泰勒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围绕这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10.A[解析]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领导方式、专断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

  11.D[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l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基本定型,发展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B[解析]一般来说,构成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讲授新教材。

  13.C[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才能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14.D[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15.B[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综合性(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兴趣性和自愿性。

  二、填空题

  1.社会发展 学生发展

  2.伦理学 心理学

  3.儿童中心主义

  4.小学

  5.个体身心发展

  6.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7.受教育权

  8.教育对象 教育影响

  9.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0.情景潜移默化

  11.考查和考试

  12.社会属性

  13.主题

  14.教育立法

  15.小学德育目标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

  (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要求;

  (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要求;

  (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要求。

  2.[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参考答案]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4.[参考答案]

  (1)专业知识素养,要求教师要具有:

  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

  ③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具有:

  ①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

  ②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

  ③精湛的语言能力;

  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⑤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⑥较高的教育机智;

  ⑦教育科研能力。

  5.[参考答案]

  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

  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参考答案]

  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小学德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⑦一定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班集体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班集体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一致;成员个体对集体有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极大的强化。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2.[参考答案]

  (1)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

  (2)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3)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

  (5)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