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 > 复习指导 >

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辅导备考:劳动法律关系(2)

2012-12-03 

  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后,若其运行出现障碍,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出现,则劳动法将对劳动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这是劳动法的第二次调整。

  7、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得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9、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0、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11、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12、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女性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部分被依法限制行为自由的人。

  13、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14、各类用人单位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是: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

  15、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1)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 休息休假的权利

  4)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力

  8) 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16、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7、劳动法律事实: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为合法事实,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一般也需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某些场合,单方意思表示及违法行为或事件也能使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

  18、劳动法律行为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19、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即事实要素)。

  拓展试题: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是( )。

  (A) 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招聘产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C)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双方协商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参考答案:C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