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结构
一、计划/协调
战略目标:包括营销目标和金融目标。营销目标是用于明确物流活动和功能目标的顾客服务政策和顾客服务目标。金融目标是要明确入库数、销售额和生产水平、相应的费用,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等。
能力限制(capacity constraints) :能力限制是由内部和外部的制造、仓库和运输等资源所确定的。利用战略目标所定义的活动水平,能力限制可以识别物料的“瓶颈”所在,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满足市场需要。
物流需求(logistics requirements):起着协调必需的设施、设备、劳动力以及库存等资源的作用,以完成物流的使命。
物流信息系统将硬件和软件结合在一起,对第一节所讨论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衡量。硬件包括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和储存媒体等。软件包括用于处理交易、管理控制、决策分析和制定战略规划的系统和应用程序。
用于说明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结构。该结构包括维持数据库的信息基础和执行组件两个部分。信息基础包含采购订货、存货状态和顾客订货。数据库包含描述过去活动水平和当前状态的信息,是制定未来需求计划的基础。
执行组件启动、监督和衡量的活动,是完成使顾客订货和补充订货所需的。这类活动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用于生产和配置存货的计划和协调活动;第二种形式是对顾客订货进行入库、处理、装船和开票等的作业活动。
计划和协调活动:包括制定采购、生产和整个企业的物流资源分配等计划所必需的活动。特别组件包括战略目标、能力限制、物流需求、制造需求、采购需求。
作业活动:包括接收、处理、装运顾客订货和协调采购订货入库所需的各种信息活动。作业组件是:订货管理、订货处理、配送作业、装船、采购。
存货配置和存货管理:是计划/协调与作业之间的接口(界面)。一旦“定制”战略不可能实现的话,存货配置和存货管理立即监督和控制缓冲存货。
制造需求(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对生产资源计划作出安排,并试图在物料管理系统内逐日解决因原材料短缺或者日生产能力限制而产生的瓶颈问题。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主生产计划用于确定每周或每天的生产和机器设备的安排。
制造需求计划(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Plan,MRPⅡ)
给定主生产计划后,制造需求计划才能为执行期望的制造计划而协调采购和物料、零部件的到达时间。
采购需求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对物料发放、装船和入库作出安排。
二、作业
订货管理:是顾客订货和顾客询问的登录点。其最基本的功能包括登录总订购单、电子订货和手工订货。
订货处理:是向公开的顾客订货和补充订货指派或分配可得的存货。其功能包括存货分配、建立和处理退回订货、订货选择单证的生成以及订货的核实等。
配送作业:结合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来指导配送中心的实际活动,其中包括产品入库、物料搬运,以及储存和订货选择等。
运输和装船: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计划、执行和管理运输和搬运活动的功能。这类活动包括装船计划和时间表、联合装船、装船通知、运输单证的生成,以及承运人的管理。
采购:除跟踪卖主的表现和符合性外,还须管理采购订货准备、修改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