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5(3)

2012-09-0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提出了自己的关于教育的观点。

  2.D

  【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3.C

  【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4.B

  【解析】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D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6.C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7.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8.A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9.A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0.B

  【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11.D

  【解析】由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可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2.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提出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13.A

  【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

  14.B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5.A

  【解析】传统观点认为,课程是知识。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想,已经表达了将课程看作知识的倾向。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近代课程体系主要是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建立的。这种课程观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的表现。

  16.D

  【解析】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17.D

  【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

  18.C

  【解析】略。

  19.B

  【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0.C

  【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ABC

  【解析】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3.ACDE

  【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

  4.ABC

  【解析】略。

  5.ADE

  【解析】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填空题

  1.洛克

  2.法律形式、免费

  3.环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主导

  6.教什么

  7.验证

  8.课程标准

  9.集体主义

  10.日常性的、阶段性的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答案要点】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答案要点】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4.【答案要点】

  (1)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2)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

  (3)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

  (4)班级问题及时解决。

  (5)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