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题(五)(3)

2012-08-30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D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3.A

  【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4.C

  【解析】略。

  5.D

  【解析】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6.B

  【解析】略。

  7.B

  【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8.C

  【解析】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9.A

  【解析】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10.C

  【解析】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形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解析】略。

  2.ABCD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顺序发展。

  3.ABC

  【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4.ABCD

  【解析】非正式群体是非正式规定的、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等。

  5.AC

  【解析】学校的公益性表现为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不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三、填空题

  1.普遍性、基础性

  2..说明、正文

  3.颜色、声音

  4.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

  5.“言传身教”

  四、名词解释

  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3.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渠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功能即作用。教育的本体功能具体表现为:首先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完成对人的培养,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其次,通过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完成社会遗传。最后,对经验和人才的选择,学校教育为培养人才而进行的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不是盲目、自发进行的,而是通过严格而科学的选择完成的。

  2.【答案要点】

  教师课外辅导学生要注意:

  (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的内容、重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2)目的明确,着重启发。每次辅导要有计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疑难的门径。

  (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对差生的辅导可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优秀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

  (4)善于总结、积累经验。辅导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存在的问题、个人的体会等作好记录,既可使讲课有的放矢,又可积累资料、掌握规律,有预见性地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

  3.【答案要点】

  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次,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再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以此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满足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过低或过高、过易或过难。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发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等。如果不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就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不能很好地培养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人是社会的主体,正视人的主体性需求,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的教育目的,才更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才能对培养人的实际教育赋予根本的活动宗旨或活动追求。

  4.【答案要点】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前后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由于先天因素、内在机能、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小学生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小学生个体问的差异,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2.【答案要点】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得力的班集体核心队伍,即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热点排行